好久没写观后感了,总感觉自己还不够深刻,包括这部电影本没准备写些什么,可是看了迅雷影评,我实在忍不住说两句。
这是一部科幻动画片,很遗憾我是坐在电脑前面看的,没有3D效果让影片失色不少。
故事发生在未来,人类爆发了战争毁灭了地球和两个太阳系的殖民星球后,找到了美丽富饶的terra星,那里有水,阳光,适合人类居住的温度,除了足够的氧气。
terra的本土智慧生物是一种没有腿,可以“漂浮”在空中,依靠“尾巴”控制行动的生物。
当人类第一次派“飞机”探索terra星的时候,Jim士官不小心坠落,并被外星人Mara救起,并在其帮助下修复飞行器顺利回人类母舰。
人类氧气所剩不足,总司令发动政变,并发射了制造氧气的机器到terra星。
但如果terra上有太多氧气,外星人就会窒息。
在人类与外星人决战的时候,Jim看到了Mara,叛变毁掉了氧气制造装置。
故事的结局是,人类通过Mara救Jim的办法制造了可供呼吸的巨大罩子,所有人类在罩子中生存,与外星人和平共处。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观赏性动画,提倡反战,环保,爱。
在影片编剧最后把Jim士官设定位英雄,并给他伫立塑像中可以看出。
但是,迅雷影评中我看到了很多人只给影片一分/五分(满分),理由是电影和男主角都反人类,在人类要灭亡的时候,还在考虑外星人的感受。
相反,很多人赞同发动战争的将军,说他为了人类延续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反动政变。
从这些人的话就可以看出,现在的人们是多么的自私,人类的荣誉,种族延续的使命感。
我不敢苟同。
人类从使用工具开始,注定了要通过科技进步来使自己变得更先进,但人类的的工具使自身变的更脆弱。
如果不抱着仁慈,爱的信念,人类终究要毁在自己手里。
我相信宇宙中一定有一类生物,通过自身进化,找到了保护自己并探索宇宙的方法,那才是令人羡慕的进化道路。
写自2010-11-27 09:09
宇宙深处,有一颗名为“塔拉”的美丽星球。
那里风景如画,没有战争没有疾苦,星球上的居民都和平友善,每天快快乐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无忧无虑。
少女玛拉(伊万·蕾切尔·伍德配音)就住在这颗星球上,虽然年纪不大,可玛拉却和同龄的孩子们有些不一样,她天资聪慧、主见过人,问题多多,最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让其他居民感到有些吃不消,又无可奈何。
抓几个BUG吧如果人类的确要灭种了,那么将军的决定就是正确的。
但最后玩大团圆又没玩出什么高科技,要么整个星舰上的人太蠢,要么将军太会忽悠,整一个赵本山。
塔拉人战斗力太高,完全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威武之师,人类部队可是从小就军事化训练的,塔拉人难道是真的战斗种族,其实他们叫赛亚人?
通过“绝圣弃智”的方法愚弄人民是行不通的,不管你有什么高尚的借口,妄图阻止进步都是要吃瘪的。
搞宗教愚民迟早要完蛋。
塔拉人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看似享受了和平,但是经历了这一场战争之后,他们还能和平下去吗?
反正我不信其实前面提到人类已经有星际殖民和行星改造的能力,技术上就不应该完全沉迷于一个塔拉星——看上去是一个气体行星的卫星。
另外,鼓吹环保的同时又说地球完蛋是因为和金星火星的星际战争也有点不靠谱,殖民地闹独立还赶不上美苏热闹,再蠢这点智商还是有点,而且为什么科幻片总会认为星际殖民也会出现大发现时期那种情况呢?
星际殖民很可能是和现在西部大开发差不多的玩意儿,很可能利润才是星际殖民先驱的目标当然,给小碰友看倒是不错,热闹,漂亮,而且还有个大团圆的结局
虽说西方人不断的扩张与掠夺,但西方文化中又有敢于从人性出发来对抗自己的现有体系的因子一直存在,现在看来西方文化的先进处就在于对于人性不断的自我反省,也符合哲学的辩证法,只有这样才能进步
让人深思的小电影不算什么大制造但结尾很让人暖心都在一个星球上的我们,对于其他物种也过于残忍了。
如果我们人类有技术,照样会侵犯别的星球。
人类是造物主暴虐的体现。
就像霍金老师说的,乘着外星人没碰我们之前,最好我们也不要去招惹外星人。。。。。
早就知道这部电影被称作“低幼版阿凡达”的争议。
只是,阿凡达上映的时候,看了三次,但是每次都是看着看着就昏睡过去。
对自己很无语,早就放弃了第四次努力的尝试。
然后就对自己说:如果我能顺利地看完Terra,也算是成功看了一次《阿凡达》吧。
虽然影片的细节缺失、略显粗糙,但是不知道是自己“雄赳赳”的意念的缘故、还是果真“遭遇”了一些震撼,看见Mala和Senn相互掩护、包围家园的时候,看见“长老”说他们幸存的人发誓要保卫Terra星球和平的时候,看见Jim的小机器人Giddy被Mala的逻辑绕晕的时候,有感动,也有一种祥和的情绪在心底。
只是,又看见Jim撞向氧气装置后的释然表情,突然觉得很难过,不是单纯因为他的死而难过,而是因为不明白为什么总要经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才能开始追求相互的和谐或者平衡,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在我们美好的、不愿意被称作“英雄”的主人公付出生命之后、才能让大家看见相互依存的重要。
孟子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可是想起《华尔街》里面Gekko对于“Is greed good?”给出的肯定回答,又想起前几日从埃及回来、备受当地人“你有信仰吗”这个问题刺激的朋友说,“让我们勇敢地承认我们是没有信仰的人吧”。
或许,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只是有些人的信仰和宗教无关,他们信仰的是心底的一种欲望,打着为了大家、为了未来的名义,却委实只和自己有关。
因为有选择,所以才会有矛盾吧。
或者因为有矛盾,所以才要选择。
只是,不管是选择出击还是选择放弃,或许都是一瞬间的事情。
而那一个瞬间,却可以改变世界。
人们之所以希望和平,是因为人类爱好战争。
对新事物的接近肯定是以安全第一为原则。
不打才不相识,打了之后说抱歉,还说做朋友。
看来战争不可避免,政治谈判很重要。
需要勇敢的、冒险的、亲身经历的人回来说故事,需要智慧的、壮烈的、轰动的牺牲来换和平。
活着,就是不容易;生命,就是幸运。
试想,如果你现在身无分文,衣不遮体而且马上要面临死亡的威胁,是否还抱着高尚的情操,想着天下这么乱,装纯给谁看?进而没事整根棒子趁着夜色黑暗敲几个竹竿。
几年后,媒体发现原来你曾白手起家,以"竹竿"的智慧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高尚企业家。
你也没仔细探讨过,也许还真就那么回事。
沾沾自喜大放厥词教导同类还著有《我的竹竿可以复制》。
同类们欢呼雀跃,真是有大智慧的企业家啊!跟着他干有前途。
竹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损坏别人的利益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观古言今,曹操就曾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
原来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真的就是这样吗? 人生在世,在宇宙中如沧海一粟,过眼烟云。
成又如何败亦如何。
如果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这点那么爱与和平才会真正的降临,没有什么是可以走捷径的。
不过乎今朝你宰相,明天我称王。
可悲的就在于“自私”是个天性,如果真的能成功那么我先破坏一点点之后再来弥补吧。
人人都不傻,无尽的循环。
阿瑞斯特曼尼斯·瑟巴斯的电影深刻的描绘出中尉吉姆内心的挣扎,即是牺牲自己换来别人的幸福还是为了眼前的利益。
朋友。
面对正义、道义,还是那句话问问自己的内心如果感到不妥那么就拒绝罢!微博:http://t.sina.com.cn/eoocoolhttp://www.eoocool.com/post/515.html
同样是“地球人入侵外星”的题材,很多人在反复比较本片和阿凡达的相似与不同,也有说本片是阿凡达儿童版的。
事实上本片的上映时间比阿凡达要早2年多,当然也应该不存在阿凡达借鉴此片的问题,因为两者的故事都不新鲜,都脱胎于《与狼共舞》,另外本片还有针对《独立日》的一些桥段进行反讽的迹象。
本片的3D效果还可以,太空和空战画面精美,第一人称飞行视角一直是最激动人心的。
然而对地球人形象的刻画很粗糙,大约是为了淡化和丑化。
塔拉人的战机驾驶员的姿势不错,很保护颈椎。
作为一部娱乐动画片,本片以双方握手言和收尾。
当然在真实情况下这种局面是绝不会持续多久的,《第九区》可以作为本片的续集。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当人类和外星人相遇,我们总是被打的一方,《塔拉星球之战》一改传统,将人类描述成了侵略者。
而影片的主题不仅仅是战争,它让我们知道无论何时,自己始终有选择的权利,尽管有时做正确的事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我们应该遵循内心的感受,以正确的价值观坦然面对挫折,并且相信真理永恒不变。
人类太幼稚,剧情太单纯,儿童片,鉴定完毕。
太没意思了
玩儿蛋去吧!!!!!!!!!!!!!!!!!!!!!!!
自从出了阿凡达这匹神马,其他科幻片俨然浮云。
还是那句早点看就加星 可惜先看了阿凡达 对比之下动画的震撼力差远了
这个动画片的情节太平了,没高潮没悬念,不好看。。。。
再博爱...把自己的物种让给其他物种生存...反人类啊
3星半,有点像阿凡达
可是人类这个贪婪的种族真的可以和塔拉人和平共处么?
阿凡达的第九区
真觉得这部片比阿凡达不差,虽然不是更好看
不得不说,那什么塔拉人真是太丑了……
原来他在阿凡达之前。。。有想象力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人类即便只有那么几百个,也想要独立战友一个星球。
没什么新意,世界末日啦,环保啦,巴拉巴拉……
虽然包含很多东西,但太匠气,主题故事令人提不起劲。反而是里面一些环境设计比较有巧思。
机器人服从人的指令 人让机器人保护外星人 所以机器人帮助外星人打地球人
有宫崎骏的风格~~还是3D比较好看...看之前居然完全不知道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还不错.
冷笑一聲呵呵,也許,我們總是以為別人侵略我們,其實對於他們來說,我們才是外星人。現在終於體會外星人侵略我們的心態,他們不霸佔地球就沒地方住了,人類到時也得這樣。有點像阿凡達。發現氧氣是緑色的很明顯是站在他們的角度。有時候需要這種有愛心的片子
一定要把反党分子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