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之前看的了,不记得有没有看第二季,总之一般。
想想我还是初中的时候看的《丑女无敌》,还能回忆起那么多有相似之处的剧情,真让人汗颜。。
很有那个年代肥皂剧的特点,现在美剧应该不会拍这种的了。
虽然说是喜剧,但是演着演着就不符合逻辑了。
同样一个人怎么一会精明的不行,一会蠢得要死?
我要是在这里再列举一遍不合逻辑之处那就更是浪费时间了(所以你为什么还来写影评啊)。
应该是看到那个Bradford竟然SB到要签离婚协议我就说,哦,不往下看了,无聊。
大部分剧情三观还算正,但是那个背个LV包就洗涤灵魂的情节实在让我无法理解(p.s.那个包也。。
不好看啊。。
) 嗯,就当是来吐槽了。。。
曾经红遍南北美的哥伦比亚都市喜剧《丑女贝蒂》经过美国ABC电视台改编,一经播出就收视傲人。
剧集以幽默、欢快的风格描述了相貌平平甚至有点丑陋的贝蒂如何在美女如云的时装界打出一片天地,还算是有看头。
首先,这部电视剧的卖点很多,不但不乏味而且还很讨巧。
“草根式”女主角,带着牙套却始终微笑示人,相貌平平甚至略微“不忍睹”却有着永不言弃的信心和工作时强大的动力,用自身的聪明和“贝蒂式”的强大心法化解了生活中家人与工作里的重重困难,向前迈进。
这样一个“亲民”的女主角使得观众,尤其女性观众更容易接受。
相比那些永远在电视剧里出现的“偶像级”、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主角来说。
而电视剧所设的大背景也是颇使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杂志《MODE》。
这里仿佛永远充斥着光鲜四溢的前沿时装,行云流水着美女名士,而繁华的遮掩下确实不可告人的危机重重、尔虞我诈。
这些为“美”服务的以“美”的名义工作的人们其实也有那么多不可告人的阴影面。
帅气多金风流成性的年轻主编丹尼在家族与事业的压力下步步成熟,“贱人”二人组疯狂耍宝的同时也各有感情的软肋上。
诡计多端超级自负的艺术总监威廉敏娜在面对自己女儿时也会流露小小的温情和那么一瞬间的自我怀疑。
这部剧很爽快,有着美国式的直接和“大块头”的温情。
与东方电视剧不同,日剧、韩剧在感情表达上颇为细腻、含蓄,甚至略有拖沓。
而美剧尤其是这部《丑女贝蒂》是单刀直入的表达。
这非但让我这个中国人不感到过于强烈,简单。
反而觉得尤为爽快。
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MODE》,无论是“贱人”二人组,还是一心想夺权的威廉敏娜,大家整人也整在明处,不高兴就摆在台面上,这使得“坏人”有时候看起来也坏的那么直率,不失可爱。
从电视剧画面上来说,它镜头啊,蒙太奇啊,剪辑的感觉也和整个剧情还有剧情的氛围十分匹配。
它在剪辑上来说是有张有弛的,节奏普遍偏快,但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也是有区分的。
比如,一旦进入《MODE》,整个画面立马就鲜活跳跃起来,用小小的交叉蒙太奇来交代人们的工作。
使得情节紧凑,画面丰富。
虽说交叉蒙太奇常用于一种紧张或惊险的剧情叙述,但用在此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几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
当所有人都在拯救一期杂志时,模特在奇幻的场景灯光中闪烁诡异的妆容,化妆师手中的笔仿佛沙沙作响,贝蒂扭着她雍容的小身子穿梭在各个部门之间,会议室主编丹尼还在做陈述发言,坐在旋转椅子上的阿曼达左右听电话。
而此时。
当贝蒂在最后一秒扭开门的时候,丹尼刚好放下笔,阿曼达挂了电话,威廉米娜轻轻点头,所有的动作幻化成第二天荧幕上出现的大幅《MODE》海报,然后镜头拉远,此海报又出现在贝蒂家里电视机的荧幕上,一场成功的拯救昭然而至。
而我一定要提的是,这部电视剧很喜欢用倒叙的叙事手法,往往是先给观众来个吃惊的场面,让观众觉着怎么着也跟前面搭不上杆子,正狐疑呢,开始交代为何至此地步。
比如第二季第八集第一个画面就是贝蒂躺在一个陌生的面包店里,周围地上都是玻璃碎片,她醒来第一个看见的是卖火腿汉堡的吉尔和警察。
她莫名其妙,不知为何身在此,至此观众也如剧中主角一样等待解答。
之后才交叉叙述了原来是贝蒂用了那瓶丹尼母亲卡莱尔送她的香水,而那瓶香水却被父亲的情人费下过毒,因此导致贝蒂神志不清砸了店铺玻璃而后昏迷倒地。
一连串的剧情随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场景慢慢昭然,看似颠倒却有序,而这样的安排也加强了剧情的紧张感和观众的参与度。
另外,这部剧因为是一个比较轻松活泼的基调,所以在画面叙事与人物心理状态的表达上采用了类似动画和超现实的手法。
当香水被贝蒂拿在手中按下喷头时,明显的奇幻动画效果出现,紫色的喷雾加之奇特的背景音效,让人置身童话世界一般。
还有在贝蒂在 《MODE》工作一段时间后,发觉自己渐渐被周围的事物所同化,以前的单纯的“她”与现在这个熟知行业潜规则的“她”,两个她同时出现在画面里,宛然那是主角的幻想,是心里的另一个自我,但当把幻想中的人物真实化,与现实中的人物做着言语(其实是思想上的斗争与交锋)时,顿时就把思想外化了。
也令观众更容易领略人物的心理,这也怕就是美剧的一个突出特点,心理上的东西表达具体化,这样就节省了不少笔墨和篇幅去侧面烘托反面求证的。
有一些国产电视剧喜欢在想象或者回忆段落做一些处理比如单色化或者朦胧化,再者声音加回声。
使人一看就知道是非现实段落,这使得这些段落纯归于抒情段,为交代剧情而交代剧情。
但是在看《丑女贝蒂》第二季的时候,有一集让我哭了。
也是至今为止仅有的一个场面。
这是编剧或者说导演给我们玩了个小把戏,却把观众全给耍了,而且骗了不少眼泪肯定。
贝蒂的姐姐希尔达和桑托斯非婚生下贾斯丁,让希尔达成为单亲妈妈,桑托斯后来醒悟回来,两人准备结婚,桑托斯在去贾斯丁学校看儿子歌剧表演的途中路过一家便利店见义勇为救下遭抢劫的店员,自己却中枪。
而此刻贾斯丁在舞台上饰演的王子也正缓缓倒下以悲剧收场,画面在真实与舞台中交叉,当台下爆发出雷鸣的掌声时,现实中的父亲——这一段观众仅限于了解到桑托斯中弹,当大家全以为桑托斯死了时。
顿时画面却切到桑托斯与希尔达两人在卧室的甜蜜对话,桑托斯身上缠着白纱布,希尔达换上新娘服装给他看,此时所有的观众都松了口气,觉得虚惊一场。
但美剧总是这样让人坐云霄飞车一般直上直下,桑托斯对希尔达说:“我们该下床了,不能永远坐在这里。
”希尔达哭了起来,说再陪我一会儿,就一会儿。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是贝蒂在叫希尔达他们。
桑托斯说去开门吧,此话一完,门被推开,镜头重新转向床上时顿时刚才明亮的房间不见,只有希尔达一个人坐在床上,哭泣,手里捏着新娘礼服。
贝蒂走过去安慰她,此时,观众才明白原来这一段只是希尔达的想象,桑德拉还是死了。
这也算是编剧给希尔达留下了一个稍作温情的安慰吧。
这一段为了家庭的伤感情节,成为全剧中让人极为印象深刻的段落。
而现实与想象的转接,完全是靠声音(贝蒂的叫声)和门一开一关之间完成的,简单而深刻。
这部剧的色彩会随着情节、氛围而变动。
贝蒂的家庭里永远是橡木温暖的黄色主调,而墨西哥老家的布置更是体现了那个民族人民的热情。
威廉敏娜的穿着和她身后的背景大部分时间都是冷静而逼人白。
当秘密蕴含在剧情中时,昭然前永远在背光处,神秘的女人也在阴影和蓝光下愈发恐怖。
总之所有的一切色彩元素都是简单直接地附和着剧情的需要,不过分,不延迟,转换的干脆,精准。
末了,想起几天前和爸爸在星巴克。
他一边吸着星冰乐一边跟我说,不知道为什么,这西方的咖啡,甜点,总让人嚼出一股工业的味道。
这句话,想想,也同样适用于美剧吧。
贝蒂在美国就改爱亨利而不是老板啦,虽然我觉得最后肯定还是要编排到这一条线上来。
这部戏在追求情节曲折离奇上还是颇有古风,总让我想起那个“美妙人生”的老笑话。
里面经常出来串场的墨西哥火辣连续剧跟现在的言情小说不是小巫见大巫么?
而且这部戏其实也就是复杂了一点的这种连续剧……贝蒂的身材倒真是颇有牺牲感。
第一集那个紧身皮装哟……应该还是会看第二季。
我其实就是主妇剧场针对的人群么……
最近美剧宅,终于看完了Ugly Betty。
这应该是上完高英课受老师鼓舞载的又一部美剧,虽然有点儿过时了。
不过XF老师说这是他最喜欢的美剧,有没有之一我也记不清楚了。
XF老师是个认真负责又有些刻薄的人,至少在课堂上给我这样的感觉,上课节奏很快,内容很多,强度很大,完全能感受到他对语言的热爱和专注;欣赏有能力的学生,虽然表扬很多但是毫无偏爱感,他也会毫无保留的指出你的缺点,提出他的意见,可能心直口快比较合适形容他的风格。
有点儿偏题,今天不是来吐槽XF老师的。
励志型的美剧总是主人公历经磨难,但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强大的心灵总是会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Ugly Betty有些肥皂剧的感觉,或者就是肥皂剧,虽然你已经预料到剧情的狗血程度,并且肯定每一次危机必然能够得到逢凶化吉的结果,但是这并不影响你一集一集的追着看,并且充满好奇。
结局是大团圆的风格,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归宿,看完幸福感满满。
看完好多话想说啊,每集看完都有很多感触,但是琐碎的想法又不知道怎么拼合在一起,随便写写吧,总是舍不得放掉细节的我,哈><。
(原谅我以下的表达有一些中英夹杂的句子。
)胖胖矮矮的Betty总是一贯以眼镜女和牙套女的形象出现在众多时尚男女之间,她每天滑稽出格的衣着一度成为同事的笑柄,Betty的每日装扮还被同事拍下来放到网上用来愉悦大家。
笨拙、没品位、不懂变通……一切看起来幼稚天真的标签都贴在这个不起眼的女孩身上,但是戏剧性的人生也往往发生在这样普通但又执着的人身上,从一个主编助理到初级编辑,直到后来经营自己的杂志,4年时间,充满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戏剧性的机遇,有一些不可思议,但是也合情合理。
Ugly Betty最后变成了Betty,虽然整部剧都是在讲Betty的生活,但我觉得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一点都没有在配角上少花笔墨,也因此每个人物都很饱满,比起简单的主配角那种突出-衬托关系,我觉得所有的人物的关系更适合用chain来描述,缺少谁都会让整个关系出现残态。
Betty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陈述角度,她的改变和成长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影响,人与人之间似乎都能找出一些keep balance的影子,既没有枯燥无味的主角,也没有喧宾夺主的配角,如果一定要概括一下,也许和谐确实挺合适。
不知道这个编剧是不是“人性本善”的信仰者,但是看到最后真的发现每个人其实都是很好的,即便仍旧改不了对别人的嘲讽、捉弄、欺骗,甚至阴险毒辣的折磨,但他们总是不会忘记说一句谢谢,虽然有时候赞美很吝惜用词,但仍旧掩饰不了真心。
貌似写了太长的开场白= =-•关于梦想:Betty的梦想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杂志。
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我的呢?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大部分人就是在谋划下一步要怎么安排:出国,工作或是读研。
但是这只能是个小小的目标吧,梦想还要大一点,远一点,不切实际一点。
老实说,我没有好好想过我的梦想是什么,小时候,我想当个画家,或者是个设计师,有时候也想当个作家,爸妈说学艺术吃不上饭,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才能有个好工作;考上了大学,学什么呢,我要学哲学,爸妈又说每天在太阳底下思考能当饭吃么,最后学了个工科(也是我自己选的,虽然是last option)。
可是现在我真的觉得迷茫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对于坚持梦想的人,像Betty那样,从小就立志要创办自己的杂志,真是羡慕嫉妒恨。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每天都可以为梦想打拼,可能辛苦,但汗水让他们离梦想又进一步,生活忙碌而充实。
面对选择的时候,也许会有犹豫,但梦想总能让他们认清自己所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总在讨论梦想,一面沉浸在美好的期望中,一面又为现实而苦恼,而在两者之间的徘徊往往把梦想变成了白日梦,而我们也在这浑浑噩噩的日子里沉沦,变成了疲于奔命的房奴卡奴各种奴。
梦想的绊脚石是欲望,它会模糊梦想的形状,会误让你以为眼前所能看到的金钱和物质就是接近梦想的台阶,眼前诱人的利益让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于被眼前幻想所迷惑,总是急于得到回报,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因为我们对可望而可及的回报束缚地越来越紧。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很多人也会像Betty一样太过于专注自己而忽视别人,我很喜欢Marc的一句话:You are not the only one who have dreams。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不单单是我们自己要为梦想而奋斗,别人一样也会倾注心血,对于每个人来说,梦想的价值不可估量,没有理由贬低或是忽视。
我不喜欢别人带着有色眼镜评判他人的想法,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做什么艺术家、哲学家,只要你能赚大把的票子,你的梦想就算实现了。
生活的物质标准固然很重要,最起码的温饱要得到保障,但是用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未来是否成功未免太过于刻薄。
也许梦想的实现过程中伴随着丰厚利益的产生,但梦想的本质不是用来创造财富,我们在实现梦想中所获得的应该是对自身、对生活、对整个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除了财富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成长。
关于成长再多说一句,剧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大概意思就是:Growing up is not only making decisions, but dealing with these decisions.•关于友情:这是一个充满了狐朋狗友的时代,但我也愿意相信人性本善。
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人们不愿意友善的对待你,也许是出于防卫的本能,也许是出于对待新人的惯例,总之充满了bullying。
现实中总是充满了种种的误解,我们不能去改变别人,也不要对此抱有奢望,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Betty有自己的好朋友,但是对她来说更多的是不友善的同事,处理人际关系成了一件麻烦事。
我们也一样,没有谁会讨每个人喜欢,但是明辨是非,坦诚待人似乎是个好方法,虽然不能让所有人都赏识自己,但是起码不会违背自己。
Betty是个这样的人,诚实也许是她与人交往的首要原则,我喜欢这样的人,也希望自己可以这样待人接物,开诚布公会让很多事情简单化,我们都不希望伤害别人,当然如果故意要让谁hurt或者heart broken,那是另当别论吧。
让我发现友情真谛的并不是Betty和Christina,而是Betty和Marc、Amanda之间的友谊,尽管Marc和Amanda总让Betty难堪,但是原则问题上他们又会坚持,有一种一瞬间化身圣人之感,尤其是他们跟Betty说一些touching words的时候,真心觉得感动,可事情过去他们又会像从前一样继续他们的嘲讽和捉弄,也许他们不想把友情总表现的很严重,可是他们是真心对待自己的朋友。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这样,不是一味的奉承吹捧,而更愿意帮你认清对错,脆弱的时候鼓励你,犯错的时候批评你,不掩饰不欺骗,也许这样超级nice的朋友太理想,可是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好朋友,人生足矣。
真心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活得自我和真实。
•关于爱情:我觉得自己跟Betty的爱情观有点类似,尤其是在Betty给自己列下人生三大目标的时候:1.More Responsibilities;2.A New Department;3.Romantic。
当一段恋情结束了之后,付出了太多,也疲倦了,不要急于开始下一段,还是把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不要让自己沉陷于无尽的回忆中,生活在过去等于把自己关在牢笼里。
我想把最近的事情写下来,但发现其实自己还是在逃避已经发生的一切,还没有做好面对的准备,希望自己能尽快走出来,新的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不希望因为这些事情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读书,自我优先,我相信只有做一个优秀的自己才能遇到优秀的对方。
最后再来吐槽一下Betty的几位男朋友:Walter:第四季的时候忘记是谁提到了他,我愣是想了半天没想起来是谁,连Betty都不认为他是first love,所以这个人大概也只是少女情窦初开时候的青涩小鬼吧。
Henry:开始我还觉得他挺可爱,有点儿Sheldon的感觉,后来Charlie的出现渐渐破坏了这位会计男的形象,再到后来我觉得他的情商真是有点问题,厌恶感直线上升。
可是Betty确实对Henry念念不忘,可是我是真心不希望他们在一起。
Gio:我倒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人,只可惜出现的时候似乎不太好,Betty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灵创伤,anyway,最后三明治小子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面包女孩儿,也算完满。
Matt:这段恋情有那么一些不靠谱,看起来有着忧郁气质的富二代更像是Betty的学生,而当人生导师Betty帮助Matt发现人生追求之后,一切也应该告一段落了,本来就是有一些不真实,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
Daniel:这样的结果有点点意外,Daniel更有一些大男孩儿的感觉,有时候跟单纯的Betty确实很合拍,可我总觉得Daniel在生意经商未必要精于Betty,Betty总是略胜一筹,有时候真有点儿nanny的感觉,处处需要关照Daniel,谁知道呢,也许就是Mr.Right了吧。
•关于Ugly Betty的点点滴滴:1.Wilhelmina的名字中有个“hell”,我喜欢这个记法><。
2.酒吧在美国人的生活里很常见,但好像到了国内就成了装13的地 方,这只是人家的一种生活习惯吧,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习惯还要硬装自己活成这样……。
3.旅行让人荷尔蒙不正常……会发生一些疯狂的事情,但是总会让你清楚的意识到内心的想法。
4.永远都要向前看,不要走回头路。
……
正在看《ugly betty》,看到第15集,betty和henry两个彼此情愫暗生。
当betty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所爱是henry,与自己的男友watter分手,此时herry因为一直得不到betty的回应,也不想破坏betty的幸福,而又与自己的前女朋友走在一起。
因为他们都只知道自己的感受,却无法确认对方的心。
当他们彼此开诚布公的时候,却已经错过了那个时机。
上帝真是跟betty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当henry深情地看着betty说出“timing sucks”的时候,看得我心好疼。
所谓爱情,就是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在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于千千万万人中,与你目光交视那一刻,怦然心动:“这就是那个我找了很久的人”。
不必言语。
爱情本来的样子就应该是这样的。
——记于2009年12月1日
突然想看丑女贝蒂了,记得第一季刚开始丹尼尔因为愧对贝蒂的所作所为,冲到她们家去跟她道歉,说到No one ever easy才触动了贝蒂,一个人能将他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他人,也许是最难的可贵的。
他唯一的要求是他只对你负责,让你流泪的人不值得你爱!
爱你的人不会让你流泪 似乎把明智的友谊的安全感与爱的妒嫉和蠢举相混淆。
又可能会失去控制;把友谊限于两人范围之内的人、但是有时候呢。
有时候改变是很积极的事 是我看的第一部完整的美剧 真的好好看基本上除了主角是有意识的被打扮丑 别的人都是超高颜值 每个人都有独特可爱的性格 基本上我都没有讨厌的角色 剧情更是基本没有尿点 除了因为年代久远有一些情节作为情景喜剧稍微有些夸张 但是完全可以感觉到是为了搞笑 而且也没有很尴尬
S111里的Betty得到了一个价值4200美元的Gucci包。
她背着她走进Mode大厦的时候人人都羡慕地看着她说:Nice Bag! Can I touch it?“LV是每一个女人的终极梦想。
”在博美姑娘上周咨询香港之行的购物建议时,她们部门的高级经理如是告诉她。
“买一个8000块的LV还是25年每年换一个三百块的新包?
”博美姑娘随后向我抛出这个问题时的严肃性并不亚于思考中的哈姆雷特。
我们自几时起在廉价的打折标签中窥视起那些占据三层楼高的时尚海报呢?
并不仅仅是因为等电梯的时候它横在你的视线当中,也不仅仅因为海报中的手袋精准遮住了那位全裸超模的几处重点,是另一个原因,让我们看到的是那款包而不是其后全裸的超模。
哦,是那个神奇神圣的词,你甚至觉得中文都无法表现出它的高贵和权威,在说它前也许你得感恩祷告沐浴斋戒:Fashion。
什么?
时尚!
嘿!
小姐,当你迷惑的这一刹那,梅丽尔斯特利普和Vanessa Williams会同时在大小屏幕中对你厌恶的皱眉翻眼。
哦,不,她们不会那么做,她们的厌恶都会以一种fashion的方式呈现,令你觉得即便被鄙视也是天大的荣幸,因为至少以后你鄙视别人的格调终于可以提高一些。
所以,对于时尚我最初的理解就是如那位金发德国超模在Project Runway里强调的"in or out". 我不喜欢淘汰赛,更不喜欢烧钱的淘汰赛,所以对于时尚,我的态度很简单——打酱油而已,各位继续。
好吧,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个虚伪的家伙,走在那条被世界一级品牌围绕的商场里怎么可能不心猿意马?
但事实是的确没有,因为当水手们将电影放给土著看时,土著只记住了他们看见过一只火烈鸟。
他们没有钱坐船去纽约,所以抱歉,他们不认得帝国大厦。
我买的最贵的一只包价值人民币300元,她只有一块我大学时锈的十字绣手帕那么大,黑色,漆皮。
牌子,材质我完全不清楚,我只记得我在久光顶层的减价框里看见它,满脑子只觉得如果今天错过,我们这辈子也许都不会再见。
现在它放在它白色的袋子里,在我的灰不溜秋的雨伞旁,自从实行了自备塑料袋后,我就再也没背过连一本杂志也装不下的包。
所以我交给博美小姐的答卷上说:那只LV的包,究竟是它称你,还是你称它?
你背着它的时候有多少人相信那是一只真正的LV呢?
或者更糟,没有人在乎,那样的话背一只LV和背一个乐购环保袋有多大差别呢?
是的,这是我对时尚的真正态度。
我打酱油,是因为那些堆砌着0的价格牌让我想起30%的消费税,17%的增值税,而剩下的会有相当一部分付给海报上这个冷若冰霜比例奇特的女孩,她有可能再用它购买毒品填充硅胶以避免失业。
我不富,跟有幸能熟悉这些如希腊众神般高贵品牌的人比起来,我很穷。
所以我想把整月整月的工资掰开来用在其他不会让我心惊肉跳的地方,比如买瓶冰镇的芬达橙汽水。
Betty最后将那只Gucci手袋拿去药店换到了父亲15个疗程的心脏病药,晚上她哭着告诉姐姐背着那个包让她觉得自己回到了三岁的时候,那时她背着妈妈的手袋,真的觉得自己很美。
博美姑娘后来放弃了LV,她决定先去看一眼Kate Spade一款白色的手袋。
我们在恒隆里由四楼下到一楼后找到了电梯旁的指示牌,我们在Kate Spade里逗留了大约一分钟后出来,显然这家店面并不足以囊括该品牌的全部产品。
我挽着博美姑娘的手走向扶梯时说几时我们才能自在地在此地购物。
博美姑娘在天井投下的余辉里无比悲凉地俯视那些如水晶般透明的店铺,声音宛若叹息:我怕我一辈子也买不起这里的东西。
Betty第二天又开开心心的去Mode上班了,而博美姑娘带着同事们长长的采购单兴高采烈地飞去了香港。
So What,那只是一个包而已。
阿加莎说人这辈子最悲哀的莫过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也许那些包最称我们的位置就是在它那闪闪发亮的橱窗里。
这个系列之前一直都非常火爆,这回ABC翻拍也比较成功,加入了现代的价值观和一些时事,好多幽默的段子,可看性更高了。
这个时候懵懵懂懂,除了自身实力和热情之外,运气也占了一大部分,越努力、越有实力、运气就越好,自己就越能得到更好的机会,就越有利于自己成长,环境越好,自己能够更加努力和投注热情让自己崛起,此为良性循环。
宜动宜静,可以休息,但是不要放弃,祝你拥有幸福人生
刚刚播毕的第三集,最后的情节确实令人感受极大的温暖。
这部剧里,没有绝对的坏人或好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目标或是梦想。
只是手段可能良莠不齐,有人极端,有人内联。
从第一季开始,整部剧的最大恶人就是Whilimina了,可当你再次重温时,却发现到她的母性魅力和女强人的气魄。
她只是手段激烈罢了。
而当你看到S3E3时,在那一刻不停闪烁的闪光灯一跃而起时,Whilimina毫不犹豫的将帘子禁闭。
她的同情心是无限的,她并没有被利益遮挡住内心的善良。
你敢说这里的人绝对善良,绝对丑陋吗?
没人。
Marc的刁钻和脆弱。
Amanada的虚荣和软弱。
...Ugly Betty的魅力之所在大概就是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心理吧。
我爱UB就因为他们的坏和他们的善。
呵呵,这部电视剧我没怎么看,但是喜欢Victor Garber在某集里客串的文学课教授,爱激动,有暴力倾向,爱给学生起外号。
喜欢他说:As I always say,if you don't have something to write, try to kill yourself, if you fail, you have to write about it, if you succeed, the trouble will be over!
一般般
哥伦比亚的才是经典
有些喜欢她的种种
剧情雷同,主角还丑。也不好笑。
- -很一般,不喜欢贝蒂,只是冲着服装和美丽模特以及时装周去的。
我只想说,请大家去看哥伦比亚的原版丑女贝蒂,当年我迷的死去活来
从第二季开始才喜欢的...
丑女子励志片 哈哈
捉襟见肘
第一季永远是最好的。
励志
betty是个内心阴暗为人又自私还特别自卑的家伙
烂戏
飞机上
这种电视剧编过了一季就开始扯了,而且贝蒂不是很让人喜欢,有股子我丑所以我可怜的劲儿。。。
还好吧
有点无聊
我想知道BETTY的姐姐的儿子长大了会不会是GAYBETTY挺可爱的~~~
有的情节太过侮辱智商,剧组肉眼可见的穷,拍时尚相关真的没什么说服力。
比起哥伦比亚原版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