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看之前没报什么希望,尤其看到宣传是有XX大学生参演后,更不报希望了,哪家好人这么宣传自己 啊哈哈哈哈,但看了之后觉得还不错。
影片做得还不错的就是对女性角色的着墨较多,甚至关注了生理期、生孩子这些99.9%的抗战/男性角色偏多的影片不会关注的细节。
但其实,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应该是很困扰的。
当然槽点也很多。
比如最开始苏凡和贵叔的互动剧情,我明白是想突出一个娇养少爷的变化,但真的太啰嗦了。
比如在日军轰炸开始后,莫名其妙出现了一队女生被虐杀……在过河的时候说生理期不能下水,我感谢你尊重女性生理期,但在生命面前这还重要吗,不是跑得越快越好?
教官的老婆本来就是家里人死光了来找丈夫的,结果还让人去村里……最后教官的死也让人觉得唏嘘和不值。
比如生孩子那一段也很突兀,虽然是一个新生也能理解,但为了接生死去那么的人,并且最后这个孩子也还是没活下来。
比如在打这么凶猛的时候,村民还能突然完好地窜出来。
整个影片一开始就在强调这个抗大都是优秀的聪明的各地学子,既然有这样的生源那不应该配很好的老师嘛?
但从这次大逃亡来看,整个就是顾头不顾尾没有一个很好地决策,那能教给学生什么东西。
是的,整个影片与其说是“大突围”不如说是"大逃亡“。
《大突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战争电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生动再现了抗大学子在战火中的英勇与坚韧。
影片通过苏凡的视角,展现了他从校园生活到战士的成长过程,紧凑的叙事结构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挣扎与转变。
开头的欢快场景与后来的战争残酷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影片在角色塑造上颇具深度,每个角色都有鲜明个性,尤其是苏凡的蜕变令人动容。
其他角色同样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
视觉效果方面,特效与实景拍摄的结合营造出震撼的战斗氛围,炮火与士兵冲锋的场面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紧迫感。
《大突围》不仅关注战争的外在冲突,更深入探讨了人性与情感的复杂性。
影片通过角色的牺牲与希望,传达了生命的延续与民族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制作精良、情感真挚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个人观看,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这只是广阔的抗日现场上一次小小的突围战斗,小到不见史书记载,却一样波澜壮阔,一样悲怆惨烈!
一群青春扑面的抗大学生,在校长和教官的率领下,革命前辈的掩护下,在沂蒙山老百姓的支援下,突破重重围剿,转移至根据地的故事!
老戏骨任天野、王劲松稳定输出,新人出彩,情节紧张,场面悲壮,无数人的主动牺牲,换来革命火种得以存留,感人至深。
值得亲至现场观摩,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说实话,这部电影真的不错,完成度很高,出分可能在7分左右吧。
这部电影胜在预期低,看了之后才发现故事很棒和场景很棒,值得一看。
这也是唯一一部,所有人都看完片尾字幕的电影,估计都在找自己的名字!
首先声明,不是战争爱情片,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改编。
大青山突围战,是何等的残酷,面对国民党的出卖和日本人的铁壁合围,八路军损失惨重。
这个世界一直都不太平,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在看加沙新闻的时候明白,我们原来也有那样的悲剧,而且时间仅仅过去了不到100年的时间。
不忘战争,才能珍惜和平。
电影让人们了解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40年一月沂蒙山区的大突围,真的太感人了!
怀孕的孕妇,在战场生孩子,大家全力以赴接生。
结果刚生完产妇死了,大家咬破自己的手指头给婴儿喝血止饿。
男同志救了女同志,女同志说如果你愿意我就嫁给你。
以及敲锣打鼓吸引敌军注意力,多么朴实的情节!
真的是...满满的感动。
存报国之心,负中华之志。
电影还有黄小蕾王劲松出演,老戏骨演技很可。
《大突围》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战争巨制,以其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和深沉厚重的历史底蕴,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
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让观众仿佛亲历了那段艰苦卓绝的突围之路。
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将角色的坚韧与牺牲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导演巧妙运用镜头语言,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悲壮美,使整部影片既震撼又感人。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勇气、智慧和人性光辉的赞歌,值得每一位观众细细品味。
《大突围》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的佳作。
它深刻地展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抗大师生们以及沂蒙百姓们不畏强敌、英勇抗敌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百姓们不惜拆下自家门板、带上棉被来掩护抗大学生转移,这种生死与共的精神令人震撼和感动,也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厚内涵
这是一部具有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关怀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传统的战争影片,更是一部关于生死、信念和人性的深刻反思之作。
影片通过细腻的历史考据与生动的叙事,展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影片中的人物,不仅仅是为了胜利而战斗,更是为了守护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未来。
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描写,影片深刻挖掘了那个时代每一个普通人身上所体现出的英雄气质和伟大精神。
对于热爱战争片以及历史题材电影的观众而言,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影片。
大突围因为大学生群演火出圈,当年也有这么一群大学生,只不过不是演戏七七事变后,北大 清华 南开等高校师生经过长途跋涉,纷纷内迁到大后方,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们坚信抗战必胜,保存了国家坚持抗战,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上千名超过1/10,参军的学生不少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刻在了不同的纪念碑上,他们用生命诠释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看完电影《大突围》,只能说影片里的抗大师生令人心生敬畏、钦佩不已。
他们展现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些师生毅然投身抗大,学习军事政治知识,为的是日后能更好地抗击日军,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种理想信念支撑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抗大师生还体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面对日军的疯狂围剿,他们没有丝毫退缩,拿起武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这些原本以学习为主的师生,瞬间化身为勇敢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毫不畏惧牺牲,用生命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同时,他们彰显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在突围过程中,师生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无论是战斗时的默契配合,还是在艰难行军中的彼此照料,都体现了高度的团结精神,这种团结协作使他们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为最终的胜利突围奠定了基础。
此外,抗大师生在战斗中实现了快速成长。
从初遇战争的紧张无措到后来的沉着冷静、英勇杀敌,他们在战火的洗礼中不断蜕变,学会了如何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和战斗,逐渐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坚力量,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总之,电影中的抗大师生是一群有血有肉、充满激情与斗志的英雄群体,他们的精神品质和英勇事迹,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宝贵财富,也为当代成年人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不解和感动之间反复横跳。为大义献身的精神令人钦佩。但——为什么赤膊战之后不拿枪呢?
以男主苏凡的视角,通过自身的成长,通过几次突围战,还原了当年山东沂蒙的抗日战争故事,整部片子有一股青春的气息,年轻演员表现得很好,很久没在大荧幕上刘威和看到吴军老师了。重温历史,勿忘历史。
还可以,不尬
有些感动的点,但这片儿拍的有点儿过于血腥了,不适感占据了更多。。。
老演员演技在线,新生代演技略显尴尬
电影让人们了解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40年一月沂蒙山区的大突围,真的太感人了!怀孕的孕妇,在战场生孩子,大家全力以赴接生。结果刚生完产妇死了,大家咬破自己的手指头给婴儿喝血止饿。男同志救了女同志,女同志说如果你愿意我就嫁给你。以及敲锣打鼓吸引敌军注意力,多么朴实的情节!真的是...满满的感动。存报国之心,负中华之志。电影还有黄小蕾王劲松出演,老戏骨演技很可。
一直在等转机,但看到最后也没有爽剧情节,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牺牲。但是这就是现实,历史只会比电影更残酷。ps:科技和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当时敌我双方的武器对比真的让人看到不爽
哭了一整场电影,民族的血与泪,红旗的红色是先烈英雄们的鲜血铸就的。这种大场面的电影在人数的众多下,看起来很震撼,也更让我意识到如今的太平是牺牲了多少人换来的,要永远铭记,都太不容易了!
很少见的电影题材,聚焦战争时代里边抗日边求学的学生们。惨烈的场面挺多。因为稚嫩、弱小,有时候难免彷徨胆怯,更显得在悬殊战力面前学生们选择的壮烈。最后这些学生学的东西也派上了用场。尽管诸多绝境,但中国的有生力量不竭,革命的火种不灭。另外男主的身份背景比较复杂,战场上遇见旧日好友的那段真感到造物弄人。
男主在干嘛
看的我好难受
不仅是一部战争电影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
大学生群演好像过去的他们
为了小敖去看的,虽然已经不追了,但听说演了男主还是去支持了一下,演技有进步但还需要努力,他没戴美瞳我作证。很多小演员情感都很充沛,文工团和脚伤的女同学演的蛮好的,女主很漂亮很灵。战争场面很逼真,爆炸和受伤场面看得人心惊,镜头语言也蛮不错的,有质感。剧情抽象,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渡河时女主生理期不能下水让男主背,拜托这是生死逃亡矫情什么呢?突围途中生孩子,纯纯送命,可以理解想表达生命更替和日军残暴,但是真的有必要这样讲述吗…男主下人只会说两个词,少爷和烧鸡,烧鸡到底有谁在啊?鬼子都打到嗓子眼了还在那里鸡鸡鸡鸡,受伤了位置不是致命伤怎么也应该流血过多死吧,怎么一下子就嘎过去了…日军指挥那段镜头翻来覆去用,好歹换个场地呢,就每天都要站在那个悬崖上说话…剧情有槽点但还是能看,可惜排片真的少
能不能少点感情戏
战争戏能看,剧情完全不能看,太智障了,非常令人难以理解,单位组织观影真的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还不错,很真实,有的细节很感人
没见过能把红色题材拍的那么尴尬的……各种元素硬加,主角光环拉满,反正各种看不懂的操作,纯坐牢
多一星给千万群演大学生。好可怕,表现女人参与战争的方式是生理期借男人衣服里的棉花,让男人背着过河,在等待一个七八年不见的男人,甚至在战场上生孩子。“生了生了,是个男孩。”转头孕妇大出血,他们想都没想,就只把孩子抱走了,产妇永远留在了那个大坑。
抗日剧,想出彩,好像已经挺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