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一定要吧所有感想分享出来!
从95年看W伊始,看了30年的高达,这是第二次在大陆荧幕上看到高达作品,特别是夏亚经典BGM响起时,那一幕幕经典回忆涌上心头,差点想泪目🥲来之前就发现这部的另类,庵野老贼颠覆传统经典的“黑历史”,宝可梦的人设,EVA的机设,一开始觉得丑,但是真的打起来了,觉得越看越顺眼,作为0079的if线或者平行宇宙,高达的味道没有变!
作为电视剧的开端,电影很好地完成了吸引入坑的工作,留下了诸多悬念。
比如男女主身世,夏亚是不是真的成为了宇宙“男鬼”,舞台是不是会从“决斗”等日常升级成新一轮地球和殖民地之间的战争等等等等,正好无缝衔接了4.8的TV版,万代野心不小,更希望不要像水星魔女那样一直“小打小闹”。
曾经梦见过“久美子”开高达,现在竟然梦醒实现了,黑泽朋世的声优演绎真的太棒了,期待,热爱,忠诚!
总体音乐也超级棒,特别是两首主题曲,八爷出品必属精品配合高达出击,完美契合,棒棒🥳马上就想去买GquuuuuuX的模型!
涉及剧透和(大概)马上就要失效的剧情猜测因为正好在tv(和深夜综艺合并成一个节目)播出之际看到有阿宅问:虽然修司操纵大佐机魂的红高达这个设定很带感,但因为木星佬说里面感知不到大佐,所以又觉得红高达里没有大佐。
总结一下目前阿宅在讨论的几种可能性:沙伦玫瑰,这个我下意识也感觉大概率是拉拉,但万一如果是别的比如cca沙扎比驾驶舱碎片/精神框架碎片之类,那大概说明这if线里不光骡不出现,拉拉也泯然路人了。
而这样的话整个红高达关系者只有高达/修司/夏亚,大家都是红色的很neat(至于还有世界线干预的猜测这个脑洞确实很大,但我的理解格拉纳达本土地下object的消失只是因为那时候红高达的塞可谬已经物理上无限接近格拉纳达了22333沙伦玫瑰是拉拉的话红高达机魂大概率是拉拉,或者有两个机魂也不一定。
妈妈,住在,萝卜里。。。
这过于庵野反而让人希望不是“高达这样告诉我”,感觉现在红高达就是一台行走的kirakira,小番茄只要在塞可谬里接近红高达就能看到kirakira,木星佬却看不到,他大概缺一套塞可谬吧,下次他去开塞可谬MS他也能看到。
所以感知不到大佐吧。
高达想去地球,这也很拉拉。
上述情况只考虑了木星佬没黑化的场合,毕竟木星佬丧偶(?
)以后整个人湿度过高,怀疑他在憋个大的,那他说的话听听也就得了…目前为止世界很和平,我们也是可以单纯地认为红高达就是夏亚的,结合我已经遗忘的彩蛋内容感觉这些伏笔也没那么快回收,就让我们这样单纯一阵吧…TBC…
明知山有矢,偏向矢山行。
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 (2025)6.72025 / 日本 / 科幻 动画 冒险 / 鹤卷和哉 / 黑泽朋世 石川由依日升和khara各做各的,同一个故事线里面硬是塞了两种画风和叙事风格,甚至能看到同一个画面里存在两种不同画风的人物,有点子抽象。
内容上整个就是日升风格的序章和khara风格(TV版本)的前两集TV拼出来的一个大序章,感觉纯是出来骗钱的——传统意义上用一个第0集可以搞定的事情,攒上两集正片捏成了一个观感上比较割裂的电影。
日升风格的就比较传统的if故事线,整体还是非常日升的,纯夏亚爽文,小元祖高达一开,到头了也没碰到阿姆罗。
到了khara风格的部分痞子小味孬一下就上来了:不会开高达?
没有关系,机体就那个有点机魂在身上,就全自动你就看我表演(暴走 bu shi×)就完了。
还有个读作真嗣写作渚薰的迷之男主,即视感有点强。
新人类这块khara好的不学光学日升神棍的部分了。
机战过分依赖新人类的超前感应:UZI来了全躲了。
80分钟的片长里女主总计开着高达出击两次,每次都进新人类+精神骨架特有的宇宙走马灯,说实话,太廉价,搞得我独角兽里面跨越历史长河的走马灯很没有排面。
感觉后续的剧情发展有可能是在超级系的路上走远了,不如痞子继续发挥一下来点劲大的。
插入曲这块也有点各写各的,风格不太统一,用的不好。
虽然都不太算是根本性问题,但是各种因素一整合就基本和好的风评无望了。
OK,矢也吃了,日升什么时候能把第二部的闪光的哈萨维给抬出来。
高达Gqux 8.0/10.0 1月在日本已经看过一次 因为是nt之后第一部在国内上映 所以多给一颗星(seedf永远的遗憾)对于一部tv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期待故事往后的发展。
观后感最强烈的是没素质的小厕弟们滚出电影院。
本来就是前传加tv前几集的方式还在电影院里大声骂断章,跟神经病超雄一样,抬头一看果然是几头体型正确的在嚷嚷。
说回正题,在日本观看时没听懂的地方终于是搞懂了。
本来我在担心剧情会洗白吉翁,但是其中大姐头的一句话:“虽然吉翁胜利了,但是人们的苦难还是没有改变。
”顺间让我对这部新时代高达有所期待。
虽然看得出来编剧为了拉新特意降低了一些观看门槛,但是我在国内二刷时忍不住带入了一下完全没看过的观众的视角,某些地方,比如对于newtype的定义与能力,夏亚复仇的动机,阿尔黛西亚是谁等等问题肯定会有很多疑虑。
这些问题总是会伴随着观看体验的,但是想在一个小时40分钟里面解释清楚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在剧场版中不管是战斗分镜还是bgm,都体现了作为一部“新时代高达”该有的样子(点名批评水墨让人无聊透顶的浮游炮对轰),每一首bgm的响起都牵动着我的情绪。
人设方面也非常讨喜,两位女主与男主的排列组合想必也可以让喜欢磕cp的同学们满意👍(偷笑)在二刷时,我也越来越喜欢麻球这个角色。
以前对她有好感是因为看见她就会不由自主的心情愉悦,这次看懂全剧情之后,才发现她是一个很向往自由,天空,大海的女孩。
不是为了所谓吉翁联邦的派系对立,也不是为了追求金钱,更不是为了所谓高达和扎古对立的“宿命”而去ttk,她所追寻的,一直是心中的那个“自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没有选择和别的学生一样墨守成规,却毅然决然的驾驶高达参加了比赛。
很希望编剧在12集的tv中,能呈现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故事。
最后,禁止在影院内与朋友大声喧哗,真的很吵。
本文首发于《看电影》杂志2025年第5期前言:自1979年那个穿着白色盔甲的机器人跌跌撞撞登场,用机甲战争这面镜子照出了全人类最真实的困境。
[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恰是打开这个传奇宇宙的钥匙。
我们无需记住复杂的机甲型号或势力名称,只需感受那些永恒叩问:当科技远超道德,当理想沦为暴力,当少年被迫成为战士,我们究竟在为何而战?
这不仅是给机甲迷的灵魂启示,更是给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寓言——毕竟在AI革命与星际殖民的前夜,高达早在四十余年前,就为我们写好了警示录。
[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是高达系列的全新剧场版,跟以往高达动画气质完全不一样。
从一开始让[新世纪福音战士](简称:EVA)的主创加入进来,就代表了这个IP想要一个新的开始。
“高达动画+EVA团队”,这两个关键词引发了全球机甲迷的期待。
这部作品以UC宇宙的“IF线”为舞台,讲述女高中生天手让叶因邂逅战争难民少女尼娅安,卷入名为“军团战”的非法MS决斗竞技,驾驶神秘机体“GQuuuuuuX”揭开宇宙阴谋的故事。
影片由EVA核心团队——导演鹤卷和哉、编剧庵野秀明与榎户洋司联手打造,米津玄师的主题曲更如星火般点燃了新一代观众的激情。
它不仅延续了高达系列对战争与人性的一贯叩问,更以赛博科幻的美学革新,将硬核机甲战争与浪漫青春觉醒编织交融成一场华丽视听盛宴,观众仿佛掉进了闪闪发光的二次元世界。
然而,这场“跨时之战”的震撼,仅仅是高达宇宙漫长史诗的一个涟漪。
若要理解其深意,需要回溯至1979年,那个以“宇宙世纪”(Universal Century, UC)为名的科幻纪元诞生的时刻。
1979年,一部名为[机动战士高达0079]的动画悄然问世。
起初,它因“反传统”的设定备受冷遇:没有热血少年的正义宣言,没有无敌机甲的华丽必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在战争中挣扎的普通人。
主角阿姆罗·雷,一个偶然成为高达驾驶员的少年,在恐惧与迷茫中逐渐理解战争的残酷;宿敌“赤色彗星”夏亚·阿兹纳布尔,则是政治阴谋与个人复仇的复杂化身。
这部作品以冷峻的笔触,描绘了地球联邦与吉翁公国间的“一年战争”,将机甲从“超级系”的玩具升华为承载人类命运的符号。
初代高达的“失败”近乎宿命——收视低迷、玩具滞销,甚至导演富野由悠季一度计划以主角同归于尽终结系列。
然而,其深刻的世界观却意外吸引了成年观众:宇宙移民与地球权贵的阶级对立、米诺夫斯基粒子引发的科技革命、新人类(Newtype)对战争本质的超越性思考……这些元素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冷战末期的社会焦虑与人性寓言。
最终,通过剧场版的重制与粉丝的狂热支持,高达不仅存活下来,成为日本科幻动画的三大里程碑之一,与[宇宙战舰大和号][新世纪福音战士]并列,如今,高达更是日本动画中经久不衰甚至是商业价值最高的IP之一。
高达系列的核心魅力,在于它从未将机甲简化为战斗工具。
在UC纪元的设定中,人类因资源危机向宇宙殖民,却未能摆脱地球中心的剥削体系。
宇宙移民与地球联邦的矛盾,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与腐朽政治结构的撕裂。
吉翁公国的独立宣言,起初以吉恩·戴肯的“新人类理论”为理想,却最终被扎比家族扭曲为军国主义的扩张工具。
这种“理想堕落为暴政”的叙事,映射了20世纪无数革命的悲剧性轮回。
战争在此成为人性的试炼场。
高达作品中鲜有绝对正义的一方:地球联邦腐败僵化,吉翁公国沉溺于种族优越论,而夹缝中的平民与士兵,则被迫在生存与道德间抉择。
例如[0080:口袋里的战争]中,少年阿尔目睹战争的无意义牺牲,最终捧起敌方机师遗落的头盔痛哭——这一幕无关胜负,只关乎战争对人类纯真的吞噬。
高达的哲学高度,集中体现在“新人类”这一概念上。
他们并非基因突变,而是在宇宙环境中进化出的、具有高度共情与感知能力的群体。
夏亚的悲愿是引导人类成为新物种,以摆脱重力(隐喻旧秩序)的束缚;阿姆罗则试图以理解而非暴力终结仇恨。
这种对“进化”的探讨,既是对尼采“超人哲学”的致敬,亦是对人类文明出路的终极追问。
然而,新人类的理想主义往往被现实碾碎。
[逆袭的夏亚]中,夏亚推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极端手段,暴露了革命者沦为独裁者的悖论;而[闪光的哈萨维]里,联邦政府以“维护秩序”之名镇压反抗,揭示了体制暴力的循环。
高达的宇宙从未提供乌托邦,却始终以机甲的火光,照亮人类在黑暗中的蹒跚前行。
近半个世纪以来,高达早已超越动画范畴,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万代模型(Gunpla)的精密设计与自由拼装,让每个普通人得以亲手缔造自己的机甲史诗;[SD高达]的Q版形象,则以幽默解构战争的沉重,衍生出跨世代的娱乐生态。
而在学术领域,高达的政治隐喻、科技伦理与叙事美学,更成为比较文学、社会学甚至军事研究的课题。
[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的诞生,恰是这一文化血脉的延续。
庵野秀明团队将EVA式的意识流叙事注入高达宇宙,让少女玛秋的机甲战斗成为战后世代的精神图腾——她既是对阿姆罗、卡缪等前辈的呼应,亦是对Z世代观众情感需求的回应。
当米津玄师的歌声与GQuuuuuuX的炮火共鸣时,高达再次证明:真正的经典从不重复过去,而是以新的语言,讲述永恒的人性诗篇。
这一部剧场版只是一个引子,懵懂的青春期少女少年无意间闯入高达世界,不拘泥于形式,反而打开了新纪元。
从1979年的[0079]到2025年的[跨时之战],高达系列始终凝视着人类的困境与希望。
它既是钢铁巨人的浪漫史诗,也是一面冰冷的镜子,映照出战争的无情、权力的异化与救赎的可能。
正如富野由悠季所言:“高达不是儿童的玩具,而是给成年人思考的寓言。
”当新一代观众为玛秋与修司的命运动情时,他们承接的不仅是机甲的热血,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追问:在浩瀚星海中,人类能否以理解取代仇恨、以觉醒终结轮回?
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场“跨时之战”的闪光里。
拍牛魔这么一坨屎恶心所有人,能打好评的家里都得请高人了### 沉底疫病# 职业:死亡骑士# 模式:狂野模式## 1x (1) 奇迹推销员# 1x (1) 孵化池# 1x (1) 残骸遍野# 1x (1) 海中向导芬利爵士# 1x (2) 了不起的杰弗里斯# 1x (2) 冻感舞步# 1x (2) 凋零打击# 1x (2) 前沿哨所# 1x (2) 卑劣的脏鼠# 1x (2) 异教低阶牧师# 1x (2) 恐惧猎犬训练师# 1x (2) 殉船# 1x (2) 采矿事故# 1x (2) 麦芽岩浆# 1x (3) 坑道虫# 1x (3) 堕寒男爵# 1x (3) 巢群虫后# 1x (3) 戈贡佐姆# 1x (3) 构造区# 1x (3) 混调师# 1x (3) 规划狂人# 1x (3) 雷纳索尔王子# 1x (4) 乐队经理精英牛头人酋长# 1x (2) 冻感舞步# 1x (2) 殉船# 1x (7) 基尔加丹# 1x (4) 博学者普克尔特# 1x (4) 扣子# 1x (4) 海拉# 1x (4) 飞蛇# 1x (5) 偷牛贼# 1x (5) 洛欧塞布# 1x (5) 邪爆# 1x (6) 气闸破损# 1x (6) 癫狂公爵西塔尔# 1x (6) 调酒师鲍勃# 1x (6) 雷诺·杰克逊# 1x (7) 刀锋女王凯瑞甘# 1x (7) 帕奇维克# 1x (8) 兵主# 1x (8) 深暗八爪怪# 1x (10) 孤胆游侠雷诺# 1x (100) 无界空宇#AAEBAa+nByj6DsMW/KMD9tYD9+gD5bAEuNkE8OMEl+8Eh/YEnqoF/cQFgvgFk/sF7f8F1oAGhY4GyZEGg5IG0J4G0Z4GkqAGr6gG/7oGhr8GpMAGlssGus4Gj88GoOIG5uUGquoGsOsGn/EGwvEGzvEGr/QGqPcG//cG25cHAAABA4L4Bf3EBdaABv3EBentBv3EBQAA## 想要使用这副套牌,请先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在游戏中点击“新套牌”进行粘贴。
从宣传来说万南和和Khara都没想过要强调庵野秀明。
反倒是大家一看见这四个熟悉得不能再熟的Mattise字体的汉字CPU就已经要干烧了。
Khara和Khara二号机在宣传上都只写了同一个内容:导演是鹤卷和哉以目前万代的营销方向,不太可能将故事重点放在什么政治戏,比如什么基连胜利,洗白吉恩什么,都不是万代营销的方向。
大概是庵野秀明他们很喜欢夏亚一角,就像喜欢奥特曼一样,想要用他为起点讲述一个全新故事,从剧场版就能看出来主要剧情是讲高达对战,这个思路与《创战者》系列、《水星魔女》一脉相承。
比起讲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大战,他们更希望将剧情聚焦在高达与高达单挑,高达作为决斗兵器更好推销,这个定律从《创战者》以来就被吃透了。
但主导剧情也不是庵野秀明,本作系列构成为榎户洋司,庵野秀明参与剧本更可能是出于商业考虑,需要他参与主创工作,但参与的程度可多可少。
複户洋司做编剧还是靠谱的,他代表作有《美少女战士》、《新世纪福音战士》、《少女革命》动画,全是90年代的经典,且内容颇有深度。
后面还有《飞跃巅峰2》也出自榎户洋司的剧本。
榎户洋司是一位很擅长以美少女视角展开剧情的编剧,目前剧场版所展现的内容,很符合榎户洋司的风格。
鹤卷和哉担任导演也符合khara团队的实际状态,尽管《EVA》+新剧场版中一直把庵野秀明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但庵野秀明说新剧场版很多想法都是按照鹤卷和哉来办,在动画制作这一块以鹤卷和哉为核心。
关于本作的动画监督鶴卷何哉,继《FLCL》之后,鹤卷和哉担当监督的动画作品还有OVA动画《飞跃巅峰2》和电视特别篇《龙的牙医》,再加上鹤卷深度参与的《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系列,从这些作品履历可以看出,鹤卷和哉一直有丰富的原创动画创作经验,而且十分擅长科幻题材的作品。
鹤卷和哉自己的原创作品,都可以用既定科幻世界观下的boy/girl meets girl来概括。
如前所述,《FLCL》把世界观设定置于三层结构的最底层,让剧情和角色互动在中间层运行。
《飞跃巅峰2》借用了《飞跃巅峰1》的设定,讲述了一个飞跃巅峰世界观下的独立故事,既是对《飞跃巅峰1》里跨越时间的爱恋这一主题的回应,又展现出和庵野秀明不同的风格。
昨天陪朋友一起看的《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之前只是看人拼过高达模型,完全没办法区分那一堆机器人有啥具体区别。
只是从电影观众的角度,看这个《跨时之战》感觉这个电影就是一个“开头”啊。
后面应该还会有后续故事吧。
会继续出电影吧。
或者跟柯南似的,出动画片和剧场版吧。
以长篇科幻小说的结构做类比,这个电影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引言”和“序章”。
电影前面用了三十多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故事的大背景。
地球的太空卫星堡垒经过漫长的发展后,开始争取独立。
第一个宣战的是吉翁公国。
战争结果是吉翁公国独立战争取胜。
但是在战争中夏亚中尉带着红色的高达机甲失踪。
这三十多分钟的背景叙述方式极其无聊,完全用台词推进。
各种背景介绍。
哪怕角色的台词也是在给观众介绍设置。
特别像者长篇科幻小说的引言部分,各种时间点、人名、家族关系和战役介绍,很无聊以至于我忍不住看时间。
三十分钟之后,引言结束。
沿用“引言”部分的“新人类/NEW TYPE”的设置,主人公玛秋出现。
一个高中女生,生活在另一个地球的卫星堡垒上。
根据台词介绍,这个卫星堡垒也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了。
进而引入故事真实背景。
虽然这些卫星堡垒都已经脱离地球统治独立,但是在这个堡垒里有出现了新的阶级问题。
太空难民作为后来者,是不被堡垒统治者承认公民权利的。
所以,这些太空难民聚集地就成了这个堡垒里的“贫民区”,太空难民就是二等公民。
当然,这些太空难民里也有很多人想争取自己的权益,想活下去。
所以就有了非法机甲斗兽场“军团战”。
女主角玛秋并不是难民,她是原住民。
只是被随机卷入或者说被作者选中的“NEW TYPE”。
电影后半段的高潮设置在玛秋如何在第一次军团战里与穷鬼少年并肩作战,以及如何与高达机甲进行意识融合。
当然,最后她们两个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经过这次战斗,高中女生玛秋遇到了她命中注定的那一群小伙伴。
鉴于除了玛秋之外,其他的人都是难民营里的人,而且都是穷鬼,所以可以想象后续的故事线发展:先想办法赚更多的钱,然后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会被卷入与堡垒中那群作恶的军警的战斗,甚至他们会卷入更大的反压迫争取自由的战争中。
至于会不会参军,或者他们会不会自己组成军队,那就要看这场战争的规模,以及还会不会有更大的boss出现了。
之前消失的夏雅中位应该会在某个时机点冒出来,变成他们的对手。
或者是伙伴。
当然,上面这些是以前科幻小说里反压迫的主人公团体最常见的道路。
已经好多年不看科幻长篇小说了,所以不知道高达的编剧们会不会用其他的线路发展故事。
现在的网文编剧们,也很多用这种方式推进故事主线的。
高中生嘛,最主要的是要热血,要友情、要中二、要燃、要自由……回到电影本身,这个电影就很粉丝向。
就对我这种非高达粉丝不太友好。
因为后面大概率不会再看高达相关的东西。
那么,只看这个《跨时之战》的话,相当于长篇小说,只看了个序章和引言……后面就没了……还是有点别扭的。
对比之下,《柯南剧场版》《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变形金刚》这些都是系列电影,但每个故事都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故事,对于非粉丝的电影观众就很友好。
拉着两个老男人一起看了一下,结果一个直接看不下去了,另一个直接早退了…我觉得这部片子的动画,战斗,场景描绘什么都是非常在线的,但是每一个角落都透出了浓厚的eva新剧场版感,角色的动作,镜头摆动的幅度跟eva新剧场版简直是一模一样,或者换句话说,直接用ai拿新剧场版的场景换皮ai一下…大概就是今天能看到的高达的片子了…我倒是对这种似曾相识的即视感是没有什么反感的,我觉得还可以,但这也是这个片子唯一的优点…从故事叙述场景镜头切换整个节奏感设计,属于非常不在线,和他所参照(复制)的eva新剧场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Eva的新剧场版序出来的时候能够做到不管看没看过老eva的故事的人,都能看明白怎么回事。
但这个高达…我只能说本剧假设所有人都看过了并且精通所有历史设定…他学着eva新剧场版的讲故事的模式,用快节奏切换,给名词的不给解释,省略所有叙述背景篇幅的方式,把观众直接扔进一个架空世界,但这就对不熟悉背景的观众极其不友好。
而且关键问题是…这电影才多长啊,90分钟都没到…中间还夹杂着主角团每个人各自的大段的自说自话的独白,给人一种想搞意识流又没抄对的那种感觉…把这些对白全剪掉,也完全不影响故事的理解(因为都是一些极其小儿科的解释,你不用讲我也都明白)………所以这根本就不是因为时间或者是篇幅有限,就是导演不想花时间对着非粉丝好好讲故事,用了面向成人的捉迷藏式的讲故事方式,但又浪费了无数篇幅整了一大堆面向10岁小孩说教解释战斗的对白…说难听点…把这部片子的所有面向10岁以下内容全剪掉…大概只能剩一个战斗动画做的不错的宣传片…罢了…所以,这电影纯粹就是一个粉丝向的番外篇…我倒是不反对这种番外,但是这种番外就不应该放在院线里…在线点播就行了,整这么一坨东西放在院线里,只是对全体非粉丝观众的不尊重。
两分最多了
先说优点:竹小姐人设时髦 流行音乐铺满全片比上一季度的母鸡卡还多 作画优秀尤其是麻球的小表情……没了 全部1.5小时 只有前一小时是剧场版制作 最后半小时就TV水平 可以说很没诚意了 史上最倒霉的主角团 完全看不出制作组的爱意。
莫名其妙的恋爱脑和行为动机 全程谜语的发言 边缘化的戏份 流于表面的致敬 ,稀烂的打戏,丑到姥姥家的鸡舍(除了白瓷强人) ,整个一富野梦男自嗨作。
说好的0079if 结果又是Z又是CCA 咋滴你还搞诈骗呢?
属于姨姥看了叹气,新人看了懵逼的作品。
原来被水星创死的我想着相比没名气的小林宽 鹤卷作为top2和flcl的名导肯定不会翻车,好嘛就这啊。
您还是去拍ova吧 别来碰番剧。
在新剧情里加致敬✘在致敬里塞新剧情✔最后本片在商业上应该挺成功 日本40亿票房 胶卖的也不错。
高达从铁血开始已经剧情三连扑了 也不知道TV什么时候能再创辉煌。
令和时代的高达究竟是什么,高达系列本身厚重(甚至是沉重复杂而显得尾大不掉)的历史尽管拥有众多遗老的簇拥,但是在新时代吸引新一辈的观众上如此步履蹒跚,在jpop的鼓点里打斗,扳机风绚丽的现代化色彩和时代风潮(…?)的少女主角操纵下前进,在大河内一楼之后,カラー的新的令和高达我很喜欢(就是片假名词太多实在有点听不懂
很难评,只能说作画挺好的。插曲都像随机播放,故事吧各讲各的也还凑活,结果把鸳鸯锅的隔板撤了,混到一起是什么东西,你看这俩画风一样吗。叙事节奏真的稀烂,上来一堆迷之名词糊脸路人一头雾水……唉要不还是看看作画吧。
作業晚上「包場」睇高達的結果仲係:朋友一旁睇得好開心 我睡得好舒服 一直以為高達係 70、80後男人的愛 估晤到95年細路仔亦鍾意⋯ ps出影廳立刻清醒 遂決定擼串飲一杯返屋企!
B站点映场。不是,铺垫这么多,主角一登场就结束了。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高达,机设的全新风格让我眼前一亮,各种打斗特效在画面和音乐的加持下表现的相当不错,看得热血沸腾。后半段风格突变,非常现代向,但又戛然而止意犹未尽。最后的ED也很好听,期待tv剧情。
老粉不喜欢,新粉看不懂,弄成两份儿端上来还行,现在这俩半截子大肠是给哥们儿整哕了
叙事太碎了,打斗看得蛮过瘾,真的很EVA啊。
这其实是两部电影,前半段是痞子的4K重置版,后半段是鹤卷的少女穿越版。夏亚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我辈是第一次在大屏幕看到。画面很精致,音乐很讨喜。把战争机器做成地下搏击,脱离战争叙事,会不会比较低幼化?
制作确实不错,叙事有种5分钟讲电影的美,尤其是前半篇的世界大战,儿戏一般。【2025#53】
你看近些年还有能拿得出手的高达作品嘛不想拍可以不拍这整得什么玩意儿
两星是给前半段。虽然夏亚新配音听上去没有那么老谋深算加阴险,总体听上去还是很俊朗的青年音。前半段其实已经淡化战争压力了,吉翁莫名其妙就赢了。夭寿了夏亚开高达了,但总体设定在江山在。后半段什么👻,三个中二少年少女没个会好好讲话的,人设也很奇怪。难民♀设定搞成五口黑长直,天手明明平胸硬是挤出来。男主就是高级色彩系神经病 (′~`;)。
鸭第一次上高达不需要说明书,鸭骡作为驾驶员孰优孰劣高下立判(煌大和:你又想挑起战争吗)。高达婆罗门对独角兽画虎类犬的精神力推石头奇迹大加鞭笞,结果以庵野为代表的人类最古御宅族(bushi)端上来的还是推石头伪物。鸭胜异闻带和(疑似)穿越时空后的太空赛博世界太割裂,比bgm里的米津玄师还割裂,让电影进一步向《水星花园》滑坡。画面又像eva又像天元突破,但女主三度说出关键词krkr时真怕她下一秒开始dkdk然后开启少女乐队的故事。不管是水魔还是庵高达最出戏的点在于开头没有营造出阿姆罗不开高达/真嗣不驾驶初号机大家就都得死的紧迫感,给了观众余裕去质疑主角作为主角的必要/合理性。电影里最高达的是那句“ 就算吉翁打赢战争宇宙移民者也没有自由。吃苦的人永远都在吃苦。”是堪比闪哈里“马夫蒂太闲”的点睛之笔
上世纪的太空歌剧+零零年代的FLCL式的电波抽风+10年代的世界系,非常割裂,而且莫名其妙,如果你非要说这是新时代的flcl,它又太日常,不够疯。我总结了一个词叫涩谷系:一帮每天没事干在涩谷街道上闲逛的女高中生会有的贫乏想象。另外就是,我觉得很多科幻作品主题真的很县城,你们城里(未来)科技再先进,我们老地球人好的终归还是蓝天白云自由自在的日常这一口,就,对于生活的想象贫困到了可悲的地步
夏亚很好。然后,是博士生读了幼儿园
能不能别老惦记你那大火歌手了,又是积木又是米津玄师的,你听听合适吗…
朋友生日去看的,他喜欢高达w
撇开高达长得更像eva这点,去电影院的观感居然意外的很不错!用if线引入新剧情还挺妙的,后面画风突然偏美式也不是不能理解年轻化的尝试…希望之后闪光的哈撒韦2给力点!
丑就是原罪
再一次证明豆瓣网友真的“崇洋媚外”,这样没有逻辑没有看头的电影竟然还一水的四星三星。
不小心一只脚又踏入了高达宇宙...老ip遇到新世纪福音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