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觉,并不是很黑暗或者残酷。
最残酷的部分,在来自深渊第一季里已经触发了,反观深魂黎明,反而不算特别残酷。
本作甚至都算不是残酷番。
个人感觉,残酷番的代表作是 银河骑士和 来自新世界。
关于黎明卿:可能有的观众会有疑问,最后黎明卿为什么没死?
首先,黎明卿在最后发出了保命言论,同意帮助主角团前往下一层,所以,此时黎明卿和 主角团就不再是敌对关系。
为什么黎明卿和 主角团 能说不打就不打了?
娜娜奇自己也说了,如果没有黎明卿,那些孤儿,基本最终都会在垃圾堆中死去。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黎明卿残害她们,她们的生活也不见得能好到哪里。
所以娜娜奇对黎明卿,其实并没有特别强烈的仇恨。
黎明卿通过实验发现,爱能够使 深渊的诅咒发生 定向转移,当足够爱对方的时候,就能在两人同时触发深渊诅咒时,由一方承担双重诅咒(转化为生骸),另一方获得祝福(变异为兽人)。
所以黎明卿开始尝试 与孤儿萝莉 建立爱的关系,并获得成功。
这份爱必须是真实的,否则无法触发祝福。
但是黎明卿的爱,是没有道德观念的,是扭曲的。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无法再残害他,但是黎明卿可以。
因为黎明卿的圣遗物,精神隶属机,有一个危险的副作用,那就是会让使用者逐渐失去人性和道德观。
所以黎明卿可以满怀着爱意,将小普改造成 弹药包。
本作的打戏,其实并不算特别出彩。
给5星主要还是看在 深渊 第一季的面子上。
从打架番的角度,评价各白笛的战斗力:首先,白笛,是触发圣遗物的钥匙。
钥匙本身是没有战斗力的。
但是必须有了白笛之后,才能使用高级别的圣遗物。
但是如果没有高级圣遗物的话,有白笛也没用的。
结局里,女主也是白笛了,但是没有攻击型圣遗物,一样是战5渣哦。
目前已经展示能力的白笛,有不动卿和黎明卿:不动卿的能力是 怪力。
怪力来源是 共生锲子。
功能型圣遗物有 大白箱(防咒之箱,实际是回魂之箱)黎明卿的核心圣遗物是 精神隶属器。
只要任何一名棋手带上面具,就能变成黎明卿。
只要精神隶属器不被破坏,黎明卿就有无限肉身,因为黎明卿的灵魂已经备份在 精神隶属器里。
每名棋手,配备有独立的圣遗物,例如喷火器(花海烧虫人),蛛网和激光炮(BOSS战)
首先谴责一下b站的删减版,害我第一遍看虽然大受震撼但却懵懵懂懂。
这里不多讲这方面的问题,总之大家不要看正版就好了(正版受害者泪目)。
下面进入正题。
黎明卿这个角色真的是太纯粹了。
上一个让我有类似观感的还是《守望者》里面的法老王。
不知道作者是受了什么刺激才能想出这样纯粹的角色。
看剧的全程发现弹幕和评论都在吵架,关于到底如何评价对待这个角色,究竟是该崇敬还是死刑。
首先,黎明卿这个角色设计的既复杂又简单。
简单是因为他的行动逻辑非常纯粹,只是探索深渊,为此将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
甚至制作出“炸药包”这种丧尽天良,灭绝人伦的产品。
而他的复杂性正是由这种极致的纯粹带来的,因为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造成的很多行为使得他的评价不可能如此简单定义为好与坏。
我的看法是,黎明卿这个角色已经完全脱离了反派正派这种概念。
他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压根不能用善恶来衡量,因为像道德伦理之类的价值观念在他们身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抛弃了道德和伦理,那么他就已经迈向了罪恶,或者说黑暗,并不能再称之为“人”了。
黎明卿之后活着(或许可以换个词,存在?
)只是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断探索光明前最黑暗的黎明。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战斗失败身体毁灭而感觉失望,相反,他怀着满心的诚挚祝福主角一行继续前行,向更深处的深渊探索,发起挑战。
我相信他说的那番话是情真意切的,很多人说作者强行洗白,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个角色没有任何情感,也谈不上什么好与坏,黑与白。
他已经失去了全部的身体与人性,唯一剩下的只有不断探索的欲望与渴求的精神。
所以他才会如此关心娜娜奇,因为娜娜奇于他而言是独一无二,最为珍贵的实验品。
“探索深渊”就是黎明卿这个角色全部的行为动机,也是他存在的全部意义——不断探索深渊,直至失去一切。
所以,黎明卿是一个绝对理性的,非情感的,非人的存在,试图对这个角色抱有任何情感的举动都是徒劳的。
一方面,作为人类,出于人性我们不能仰慕这种行为,因为这样将使人类不复存在。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如果我们皆赞同这样的实验方式,那么科学进步之类词汇将没有任何意义,人类社会也会随之土崩瓦解。
说到这里感觉有点像电车困境,也即是否牺牲少数人而拯救大多数人的行为是正当的?
其实桑德尔也举过这个例子,如果你认为把轨道推向一个人拯救五个人是可以的,那么你是否赞成摘取一个人的器官拯救五个人呢?
到这里已经变成一个典型的伦理学问题了。
另一方面,探索深渊的渴望又迫使人们切实受益于黎明卿的发明创造(包括探窟者食用的压缩饼干,甚至通过对第六层的非人探索发现的宝贵情报)。
其实许多现代社会科技便捷的产物都源自战争或者更残酷的事件。
包括航天计划也是源自美苏冷战,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将人类送往毫无生存可能的外太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残酷的体现呢。
某种程度上说,黎明卿这个角色所代表的也即是人性或科技进步的双面性。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却也禁锢束缚了我们。
信息时代大数据对人们的窥探使得推送更加精准符合兴趣,也使得我们更加丧失隐私、困入茧房,逐渐失去自我。
黎明卿这个角色或许也是一个警醒: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顶。
最后,再次回到这部动漫。
因为漫画还没有结局。
而且作者更新的无比缓慢,下一季可能又要三五年后了。
我也不知道作者想探讨深渊的真正意义究竟是什么,但在黎明卿身上或许隐约可以看到答案:深渊代表的正是人类的两面性,黎明即是深渊,最光明也最黑暗。
深渊既代表最深沉的渴望与期盼,又意味着最黑暗的残忍与沦丧。
==================================================メイドインアビス 深き魂の黎明 (2020)==================================================充分的想象力和扩散的创造性造就了这部动画的丰沛的价值这正是高分作品的关键==================================================
18年一个高中时期的学霸推荐了这个动漫,封面两个萌娃,我惊呆,学霸居然喜欢亲子番。
然后就没看。
前两天符总翻开了这番的剧场版,开幕暴击,嗅觉灵敏的我味道了巨人和喰种的味道。
遂,补动画而食剧场,直接气哭了。
要不是云电视不能发弹幕,好想把“黎明卿必须死”打在屏幕上。
理解不了这个角色,虽然看完看了好些分析贴讲这个人物,我还是气他怎么没死,虽然他人早就挂了,只剩一个笛子。
仰天长啸,学霸怎么可能是冲着萌娃去的,这番的点好黑,好黑啊。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日本短篇小说,讲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坑,所有人都把垃圾往里倒,终于有一天,第一个扔下去的垃圾,一个易拉罐,飞了出来。
而深渊这个坑,虽然有无尽的危险,但也有无尽的宝藏,人们因为财富和冒险心向往之。
一系列设定似乎颇有深意然而我理解有限,各种分析之后,我比较站的一个点,是黎明卿这样的人,象征着在科学与伦理边缘游走的人,或者说舍弃伦理取科学的人。
让我郁闷的,是他放弃的伦理来自于别人对他的爱与信任,而追随他的人,尤其是普鲁修卡,到底是对他的爱,还是对冒险的向往,真的好难界定。
然而这个界定影响了这个作品的立意到底是上一层还是下一层。
如果为了友谊与冒险,那虽然牺牲太过惨烈,至少还是为了她自己。
如果为了黎明卿,那我忍不了。
没有自由意志的理想,被别人灌输的爱,那只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悲剧。
只是黎明卿给她洗了脑,跟渣男PUA没什么区别。
黎明卿的爱太廉价,谁要被它这种怪物记住名字,践踏理想。
它只是利用孩子们没有生存能力把他们彻底物化,它甚至不是在利用一个人,它早就不把孩子们当作一个人。
这个界定到底如何,我从动画里没看明白,但是也许作者没想那么多,只是打开那扇门需要一个笛子,他就这么设计了个剧情。
整个作品的设定太黑,以至于人物不萌估计更看不下去。
娜娜奇的过去也太黑暗了。
我以为动画里它的过去已经够黑暗,可是剧场知道它做过箱子,我觉得三观都碎了。
可能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教育更深一些,所以哪怕它只是个孩子,只是因为恐惧,我也很难过。
挥下屠刀的那一刻,它也失去了自己。
所以它的悲伤更加绝望。
关于这个作品的另一个思考来自于一个分析贴,杀人犯法,但战争中杀人是合理且光荣的。
深渊的牺牲是惨烈的,不人道的,但是因为冒险和探索,有些像合法的牺牲,就像科学舍弃了一定的伦理。
这种舍弃是对的吗?
我理解甚至敬佩那些为了科学奉献自己的人,那些为了大多数,而牺牲了自己,虽然如果可以重新来一次,他们可能更愿意走另一个人生。
但那种拖上别人一起牺牲的人,把理想像病毒一样传染给别人的人,真的值得原谅吗?
最后就是,这作太黑,不忍心再看一遍了。
针对于那些讨论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议题,我就说一句,能做出731事件的民族,毁灭了算了。
人类什么时候能正确认识自己,作为宇宙中的微尘,地球上的一份子,人性的思维不是勇敢探索前路,然后也安然接受自己的结局吗?
动画里的lt和性暗示我就不说了,甚至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ltp更擅长塑造孩童形象,因为小主角确实挺可爱的,细思极恐……
《深魂的黎明》是紧接TV的正传剧情,一个不能独立观看的完整篇章。
序幕部分是祈手的出现和指引,本应是仇人相见的场合,祈手却只是用完全漠然的态度处理探险队员和毒虫,对雷格给出可以称得上友善的指引,雷格的情绪也在承认自己无能为力后消解。
尽管雷格的失落以及背后的苦痛依旧让人心疼,但仇怨、探险家的原则,在现实面前都是被搁置的。
紧接着的片头依旧是缓缓向下的天坑剖面图,让观众想起对无尽深渊的永恒欲望。
——还是熟悉的浪漫画风、Q版人物,熟悉的赤裸裸展示痛苦,熟悉的对未知的无限憧憬。
TV部分最出彩的部分,是莉可断手时雷格的哭喊,冷漠的规则、极致的绝望下,声入骨髓的哭嚎里面打动人的是情感。
本篇的高潮也是一样的,只是冷硬的规则和痛苦的集合换成了黎明卿,而爱的光芒放在了普鲁修卡的祈愿。
黎明卿已经不能算是生命了,他是究极的科学家,是“求知欲”拟人形态。
事实上黎明卿的实验给整个深渊探险带来了崭新的黎明,而世界似乎即将毁灭的阴云也没有散去。
对黎明卿而言,普鲁修卡和其他所有的孩子都是探索求知的道路上重要的存在,他能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他的爱是真切的,只是他无视痛苦,并且为了探索深渊可以让自己或他人承受这一切痛苦。
但是雷格被砍手、把孩子削到只剩大脑和部分脊椎做成”盒子“,这些人体试验的残酷性足以让人忽略研究结果的价值,所以从“正常”世界进入深渊的莉卡、雷格,作为痛苦的亲历者娜娜奇,毫无疑问将黎明卿视作敌人,观众也希望借主角团之手终结黎明卿这个苦难的根源。
普鲁修卡这个角色的语言风格则是:我所知道的都是最好的。
这个从未去过地面的孩子的认知,完全来自和围绕着“父亲”黎明卿。
这个从未去过地面的孩子,相信黎明卿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的,即使知道盒子是什么、自己会被做成“盒子”,也依然心甘情愿地祈愿着。
作为旁观者,看到这么一个孩子要经历那么难以想象的严酷痛苦,最后在无尽的痛苦中死去,还是保持着单纯的爱,很难不为她难过。
打败黎明卿之后,娜娜奇说了很多话,试图唤起黎明卿更多的情感,让黎明卿也体会到痛苦,但是都没有用。
娜娜奇和黎明卿,几乎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两个物种了。
但娜娜奇最后让黎明卿活了下来,理性上是交换,毕竟主角团归根结底的诉求是自保和进入第六层。
但我觉得娜娜奇对黎明卿还是有一些情感上的期望。
“立场、身份、名誉、外表……甚至是自信,这些都不是美的本质。
即使带着丑陋的溃疡、即使被世界的不公打倒、即使连再度爬起的企图都被否定,仍能正视、仍能怜爱、仍能保持憧憬,这些眼神才是美的本质。
”这句话在如今的价值关系下或许不正确,但伟大的求知欲与情感的融合,毫无疑问是美的,它诠释了《来自深渊》的动人之处。
其他值得注意的画面呈现:前线基地像是一做冰冷的堡垒,莉可等人的住所完全是一个牢房,厚重的房间门打开和关上都足以令人心慌。
包括普鲁修卡在内的每个主要角色,因为是Q版人物,所以都显得头特别大,身上披着袍子和大大的装备,人物都看起来圆乎乎的很可爱。
但是每当脱掉外套和帽子,人就会小一圈,尤其是躯干会有一种不相称的弱小感。
而这些元素,是被角色本身所忽视的。
这些小小的身形在看起来的未知又巨大的世界里历险,本身就让人觉得残酷,也敬佩他们的勇敢。
这个五星的评价是基于将TV动画第一部与剧场版视为一个整体来评价的,与我而言,无论是TV剧场版第一部还是剧场版,单独来说,距离“满分”都还差了一点点,但若将两部分故事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那么无论是从故事内核还是故事整体节奏观感上都无疑补上了那最后的“一点点”。
从日常生活的城镇到“不动卿”,再到“黎明卿”,最终踏上“Last Dive”绝界行之路,我们不断地下潜,不断地远离明媚的日常,不断地偏离熟悉的常识,不论是周遭的景色,还是生命的规则,亦或是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们的道德伦理,这一切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扭曲,越发雄奇瑰丽的世界之下,人心的诡谲更加波澜壮阔。
TV动画中,莉可面对啃食过人肉的泣尸鸟,并没有觉得恶心,这也是雷古,是我们再次正视深渊的规则——就如《黄金神威》中阿希莉帕说的,阿伊努人会感激地收下猎物的血肉,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人们尊重生命的方法就是将猎物吃得干干净净,深渊的规则或许也是相似的,死亡亦是生命的循环,请将生命的逝去化为后来者的食粮吧。
黎明卿——残酷的理智,求知欲的集合,崩坏的伦理道德,扭曲孩子意志的父亲,背靠深渊憧憬黎明祭祀——娜娜奇在接近“基地”时曾说,真的会有人在被祭祀时还心甘情愿吗?
这个问题,在最后普鲁修卡所化的白笛面前,已然得到了回应。
正如娜娜奇所知道的,她曾经最好的朋友米蒂,在面对着化为非人怪物命运的绝望中仍然选择了给予娜娜奇祝福,也因此娜娜奇能成为“奇迹”,而普鲁修卡被制成“炸药包”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那些在遥远的过去被当做祭品,用以打开深渊之路的人们,他们又怀着怎样的心情呢?
最强烈的诅咒中孕育着祝福,深渊既剥夺,又赐予,
虽然三人组的战术部署屡屡让人惊叹,但并没有超越前作的性格展现。
毫无疑问,本片的核心角色是黎明黎明称得上是研究深渊的科学家,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失去伦理约束后,科学的结局。
纯粹,理性,疯狂,恐怖。
黎明是极度真诚的人,无论是对娜娜奇的欣慰、对孩子们的关切、对普鲁修卡的爱、对主角团的赞赏,都发自内心。
但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信仰。
为了这个信仰,他可以对自己做任何残忍的实验,也可以剥夺他人的一切你不能说他虚伪或分裂,他言行如一宛若圣人。
不能说他阴狠,他热忱赤诚宛若孩童。
我毫不怀疑在我们的世界,科学伦理的约束下他会是第一流的科学家。
但在深渊中,黎明是挥舞屠刀的恶魔,是731,是纳粹也许科学伦理让科学家不能做很多事,但考虑到践踏伦理的可怖后果,我觉得伦理某种程度上保护了科学家——告诉他们能做什么事
作为一部动漫来说,毫无疑问,它的设定和剧情都是很棒的,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却太扭曲。
从第一季到三个剧场版,无处不在的性暗示和恋童情节都令人作呕。
如果你是想批判我没有话说,但把这些不恰当的情节融入日常就足以证明作者心理变态。
而这部剧里的反派黎明卿,看到最后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在作者的设定中还是不是反派。
他的所作所为跟纳粹和731部队里的人渣没有任何区别,但冠上了以爱为名和对未来的憧憬就能洗白我也是醉了。
主角团居然轻飘飘的放过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我看过很多影视作品,小说,比这个要让人丧心病狂的不是没有,有很多,但无论怎样,在那些作品中我可以看到情节的背后是一种探讨,一种批判或者就是简单的陈述,但这部不一样,这是一部恶魔的作品,扭曲到无以复加。
就像是魔鬼屠杀了上百万人后希望他人理解自己的行为。
简直不可理喻
对这种架空式的奇幻冒险真的没有一点抵抗力,来自深渊这部作品里有许多概念化的意像和有趣的设定。
例如阿比斯深渊本身,仔细看阿比斯的地图,类似于女性的子宫,亡骸之海是羊水,有去无回之都便是子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象征着大地母亲的概念。
而莉可前往深渊寻母,母亲生下子女,孕育出生命。
这就暗示着莉可的行为包括整个深渊的探索行为都一场人类追根溯源的行为,而追求本源本就不是一件平平顺顺的事情,可以参考《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
另外奈落=母亲,但母亲不代表“慈爱”,母亲既然代表着“创造生命”,那么也代表着“毁灭生命”,可以参考在许多文明神话传说中对于女性造物主的描述。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盖娅,起源于混沌与无序,不仅仅创造众神与人类,同时也是许多恶魔与邪神的先祖。
具体可参照:b站up主视频在第一季里莉可表现出了对深渊极强的探索欲。
这不仅仅是寻母心切,也不仅仅是自身的愿望,也有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这也是我觉得深渊最有魅力的一点。
故事里整个世界都陷入到对奈落的追逐中,从普通平民小白到诸位白笛大神,乃至世界各国。
作者描绘出了一个有关探索的舞台,每一个对深渊都有着发疯般的狂热,奈落之底有什么秘密?
又有哪些奇迹般的遗物?
一切越是未知,对人类那颗好奇心的诱惑就越是强烈,所以两千年以来,无数的探索家以及冒险者只身前往这无底的黑洞,进行有去无回的旅行。
试想着我们的先祖,亿万年前走出山谷的类人猿们,在璀璨的星空下,前往未知的黑暗时,也是怀着这种热切的心情前进。
这种不顾一切探索根源的好奇与冲动,从古到今,本就属于人类的本能,本就极具浪漫。
作者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份冲动,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前尾。
可是偏偏探索未知的代价,永远不可能很轻松很容易。
只有熬过深魂的黑暗,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
本剧中最具人格魅力且最具批判性的反派角色——黎明卿,便是如此。
黎明卿几乎是纯恶的代名词,现实维度中他所有的极恶他都犯过,人体实验,虐杀,饲养儿童等等,这样一个人物是应该下地狱的,但有争议的是他所做却给大部分人类带来了益处——探索了深渊深处的究竟,满足了人类总体一定程度上的求知欲。
这样一个牺牲小部分让大部分人获利的电车难题出现在黎明卿身上。
但黎明卿做这些事情可不是为了大部分的利益,而是他那变态般的精神信仰——对深渊探索的着迷。
为了探索奈落之地他可以不顾一切,他虽然爱着他的孩子们,虽然也清楚地每个孩子的名字,但是深渊对他的诱惑显然超越了一切,他不惜把自己做成笛子,这点也是他从科学家突破到疯狂的科学家的界限。
他泯灭了人性,把“爱”作为“工具”把孩子作为“弹药包”,以至于专业获得了“深渊的祝福”。
他甚至在“死”之前,他那颗探索之心都在和莉可共鸣——“你用了所有的力量,所有的知识,才让这场演出是如此精彩,我真是难掩感动。
你们的祈祷,迫切希望前进的勇气,都胜过我的所有。
虽然很可惜,身体被你们杀死了,但和你们相遇,是无可替代的喜悦,你们继续前进,才是我所有的愿望。
对于黎明卿这样的人不需要用单一的评价标准去决定,他说白了就是个疯狂的科学家,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最纯粹的探索欲望的呈现。
相信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探索冒险都是如此,都无可避免地要丢弃人性,而知道这一切都是必须经历的,却选择主动踏入那里变成恶魔的黎明卿,这个塑造实是太有魅力。
打儿童色情擦边球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普鲁修卡太惨了…雷格太惨了…娜娜奇也太惨了…但又觉得骂黎明卿也没啥意义,人家身先士卒把自己做成了笛子艹,所以作者hentai实锤,没有心!【话说回来我还真不觉得梨可惨,她已经心大到了同样"没有心"的地步了…堪称另一种看似积极向上版的心理扭曲
黎明卿大概是这几年日漫里塑造的最饱满的一个反派。
因为新颖的设定,精良的制作,积极的立意,可爱的人设入坑本作,但是这个篇章着实让我恶心到了,影片后期甚至让我真的产生了生理上的不适。恶心的原因不光是处处展现血肉横飞,断臂残肢的场景,更是原作者表现出的扭曲的三观。不管是想用“温馨”的过去洗白黎明的罪恶的场景,最后娜娜奇和重伤的黎明的对白这个场景,还是各种儿童sq擦边球场景都让人感到严重不适,这让我对原作者传达的这部分思想和影片的表达形式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尽管作品整体有不少优点,但在我看来这些缺点大大损害了作品整体带给我的观看体验。一分给音乐,一分给制作,一分给设定,原作者传达的三观减七分(因为最低只能打1分),原作者是货真架实的变态,无药可救的三观,真的让人恶心。
。。。二次元这种。。。除了片尾曲好听,其他的,无感,动画片我还是喜欢宫崎骏的
作者的儿童性趣味在TV版中还有所遮掩,但剧场版里不再羞羞答答直陈式展现。虽然影片结束后周围都是素晴らしい的感叹,作战效果画风音乐等毋庸置疑,但个人看完后不禁有种付钱看了个“表面故弄玄虚搞个讨喜的黑暗世界观设定实则区区一载体方便抒发满足和传播不健全的性癖”的电影的赶脚,嘴里犯恶心心中叫后悔。也有人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癖自由,标个15+不就好了什么的。个人以为这就是不正三观戴着自由的面具传播的好例子。
我实在get不到,可能是没看懂吧
啊?普鲁什卡不是爱着爸爸甘愿奉献给黎明卿吗为什么会变成莉可的白笛?我不理解。。黎明卿都能拿自己当实验体当然不会在意其他生命体,或者在他眼中一切都是无机物,根本没有生命的概念,只有探索是唯一目标。他口中的爱类似于催化剂吧,提高产品效率而已。制作成千上万的诅咒去博取那一个祝福,就像先进技术都要实验成千上万次才能获得一个成功,区别只在于前者用的是活人。但这个故事的问题就在于我看不到黎明卿牺牲那么多生命获得的祝福有什么意义,也没表现出祝福能对继续向下探索深渊有什么作用,甚至没有对自己和娜娜奇是怎样万中无一得到祝福的原理进行更多的研究?类似黎明卿这样的人动画作品里其实挺多的,妮娜父亲、食尸鬼怪老头、甚至韩吉都勉强能算?这些故事里刻画恶人折磨角色污染观众都有闭环,但黎明卿机械的冷漠只让人觉得变态和魔鬼。
其实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追求这种以牺牲他人为前提的冒险,还自诩正义与善良。
本来想对黎明这个人物说两句,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说的必要:剧场版里压根儿也没讲明白黎明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来历经历,他的贡献罪恶,一切都没讲透彻,只是展示了他行为中罪恶血腥的那些部分,但前因后果都没讲清楚。一个描述的不清不楚的人,没什么太多评论的意义。但黎明卿也恰恰体现了推崇冒险精神的反面: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样会扭曲人性并刺激人性的黑暗面。不要忘记,求知欲也是欲望的一种,而任何一种欲望如果不受控制,那开出的便不是黎明之花,而是恐怖之花了。忠实于自己的欲望,也许会像莉可那样勇敢前行,也许会像黎明卿那样疯狂扭曲,但话又说了回来,探窟家本身就不是正常人,这是一个更基础的前提。至于普鲁修卡,这人物太扁平化了,比娜娜奇跟米蒂的刻画差远了。我对普鲁修卡的评论是比较不堪的:她好像作者笔下的一个小丑
看到这里,作者是恋童癖的嫌疑越来越大了,让人膈应。
儿童软色情+恶趣味的剧情,虽然是在努力搞cult但是也有点过犹不及。
就單純反感拋棄人物、情節,濫用奇情的創作方向。
2星全给制作和配乐 本来光靠制作就能拿4星的 可惜是这么个恶心玩意儿 黎明为了一己私欲丧失人性就算了 被他残害的人还那么依赖他 这是斯德哥尔摩团聚点么 主角团这都不灭了他 也真是让我敬佩 前秒哭兮兮后秒笑哈哈 可能我不是正常人吧 不知作者是不是也可以为了漫画成功迫害周遭然后冠冕堂皇为自己找爱漫画的借口洗白的人 还有里面对未成年人的各种描绘 以及爸爸棒这些词 我都觉得作者应该戴电子镣铐
“你用了所有的力量,所有的知识,才让这场演出是如此精彩,我真是难掩感动。你们的祈祷,迫切希望前进的勇气,都胜过我的所有。虽然很可惜,身体被你们杀死了,但和你们相遇,是无可替代的喜悦,你们继续前进,才是我所有的愿望。” 天啦噜。。。谁能想到本剧最令人感动的话语,居然是最hentai反派说出来的呢?
无语
8/10。整个篇章讨论度直线上升是来自黎明卿的研究欲,除了将数不尽的儿童变成丑陋的生骸,还利用儿童的爱制作弹药包,身为实验品的人体被摘除多余器官被塞入一个小盒里,抵消深渊内的上升诅咒,但两处情节造成他被塑造成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人格:一是开头在盛开的花园里,从喷火器退治虫灾的祈手那暗示黎明卿致力于研究消除会毁灭人类的生物威胁,二是他对实验体的病态关心,如将自己的本体制作成白哨、能够认出每个被他牺牲的生命原名;这些都表明黎明卿不仅是一个脱离了物质意识的个体,而将意识扩散为一种精神信仰,体现了人类牺牲自我以及一部分人,达成对深渊的终极探索,这种探索精神使得黎明卿与莉可产生了共鸣(二者的本质都在于寻求自己的起源和价值),任由她的冒险小队潜入下一层。暴力、猎奇与否取决于作者到底是单纯的恶趣味还是视角独特。
啊啊啊啊黎明篇剧场版太棒了,电影院什么时候能开,我要去会场跟宅男们一起飙泪。莉可妹妹真不是常人,听了弹药包的操作还面无惧色,想跟妈妈一起冒险仿佛冈叔说我一定要找到金。不愧是能让(忽悠x)人奉献生命的白笛啊。说黎明爱女儿真是可笑,他不过是个AI,探窟的执念就像写入的程序,程序里写了爱=祝福的等式,他要做的就像化学合成一样制造等爱。弹药包和生骸的名字就是实验品编号,但这AI程序里人跟这些东西哪有什么区别。鲁鲁修卡跟lab老鼠一样有被剪过耳朵,碰巧被诅咒剥夺了自我的空壳对黎明来说最适合拿来做他的造人实验。雷古的壳里目测住着好几个白笛吧。更棒的还在生骸村篇,等不及了,教练我想去绝界行!
看了个寂寞,神一样的对手令人头大
完成度不错,细节,很棒。但原作者有严重的不良癖好,简直恶趣味,夹带私货,影响观感,去掉会是一部能够留名的佳作,能给四星的。主角的情绪,哭的太多了,烦人了。